紅馬奔豐年——2014中國甲午(馬)年金銀紀念幣1/10盎司圓形金質彩色紀念幣賞析 |
在我國的文化、藝術中,馬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將有關馬的內容從我國的文化史中抽出,那留下的文化典籍和藝術作品將會殘缺不全甚至慘不忍睹,在這方面只要對中華文明稍有了解的人都會有真切感受。馬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地位具有一系列的象征和寓意,人們甚至把“龍馬精神”推崇成為中華民族奮斗不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祖先們認為,龍馬就是仁馬,它是黃河的精靈,是炎黃子孫的化身,代表了華夏民族的主體精神和最高道德。 馬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七,與十二地支配“午”,故一天十二晨辰中的“午時”又稱“馬時”。 馬與人類的關系親密,是任何家畜所不能比的,自從人類告別漁獵時代,進入農耕社會,馬就成了人類最先伺養的動物之一。馬以它的忠誠、勤懇、靈性獲得了人類的認同,它成為人類的生肖是當之無愧的。 華夏自古有祭馬的民間風俗。“春祭馬祖,夏祭先牧,秋祭馬社,冬祭馬步”——馬祖是天駟,是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開始教人牧馬的神靈;馬社是馬廄中的土地神;而馬步為馬災害的神靈。現代馬在民間也有著各種各樣的風俗,蒙古族有馬奶節和賽馬節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八月末舉行,為期一天。佤族過春節時要喂馬吃糯米飯,并觀察馬在廄中的姿態以占卜吉兇,以為頭朝東方為幸運年,朝向西方是不吉利的兆頭。而在東北地區,有漢、滿族踏馬杌的婚俗,新娘下車后,足踏馬杌,腳不沾地,以避邪祟之擾。 傳承文化,寄愿馬年,中國人民銀行于10月10日發行了中國甲午(馬)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16枚,其中金幣9枚,銀幣7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在現代貴金屬中,馬文化得到了精彩的延伸。 1/10盎司圓形金質彩幣,繁華喜慶迎面襲來,底景本色淺雕的花卉俏麗,綻放著一片片花瓣,繁花似錦下極具張力,寄愿著繁榮昌盛的馬年。以民俗風格呈現出來的馬造型,既像民間的剪紙藝術,又像平時春節的窗貼畫,雖然缺少了寫實馬奔騰的活力與速度,但卻保留著馬的健壯美與溫順面貌。馬首微向下垂,代表著一種凝思的狀態,那是走向風雨之程,對往年的回顧與思考,這正是馬那勇而不莽的特質,無論何時何地都以思考來保持著冷靜,使它的千里之途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多種顏色勾勒出的馬臉,那雙圓圓的眼睛炯炯有神地凝視著前方,眼神中充滿了執著與期待,寫照著我們對甲午(馬)年的來臨充滿著憧憬,并且決心以全副身心去實際心中的豪情壯志! 馬的身上畫著幾朵盛開的蓮花,升華了藝術的境界,它以五彩斑斕的色彩預示了馬年將是精彩的一年,每個人都會抒寫著艷麗的一筆。大紅之色代表著喜慶,洋溢著節日的氣氛;青綠之色充滿著朝氣,生機勃勃的春天將會來臨;金黃之色代表著豐收,寄愿著來年會有大的豐收! (供稿:陜西鑫盛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