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一,承載著中國老百姓對歲月的感懷和對未來的憧憬。賀歲文化蘊含著吉祥祝福,也擁有著歷久彌新的韻味。悠久的賀歲習俗滋養著我們民族的心靈,延續著中華民間文化的煙火。
靈猴辭舊歲,金雞迎新年。為傳承中國傳統的賀歲文化,中國人民銀行于2016年12月22日發行了2017賀歲銀質紀念幣一枚。該枚8克銀幣的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及“2017”年號。
該幣的背面圖案是具有中國傳統住宅特色的院落,造型古樸。畫面正中是一座民居磚雕影壁,也稱之為照壁,古稱蕭墻。它是我國漢族傳統民居中常見的建筑形式,是用于遮擋視線的墻壁。舊時人們認為在自己的住宅中,可以利用影壁遮擋住邪氣等不好的東西。當然,影壁也有其功能上的作用,那就是遮擋住外人的視線,即使大門敞開,外人也看不到宅內,使住宅更加安全。圖案中的影壁,在構圖上占據了主體的位置,不僅增加了住宅的氣勢,還烘托出了家庭富裕的氛圍。現實中,雕刻精美的影壁還具有建筑學和人文學的重要意義,具有很高的建筑與審美價值。
影壁正中是一個大福字,書法渾然有力,雖然只是一個字,卻代表著中國民間最吉慶的五福。在春節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要在房門和屋內各處貼著大紅紙的福字,有的地方還將福字倒貼,寓意福氣到了。五福臨門是指: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后來演化為:福、祿、壽、財、喜,這五福則更符合世俗的要求。而心靈安寧、具有美德,則是屬于對精神層面的更高要求。這五福合起來,才能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而一旦分開就不會完美。五福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因為德是福的根本,福是德的結果和表現,以此敦厚純潔的好德,樂善好施,廣積陰德,才可以培植其他四福,使之不斷增長。福字周圍雕刻著吉祥的圖案,使整體圖案更加飽滿充盈,更加突出了紀念幣的主題。
影壁兩端是一幅對聯,上聯是:天增歲月人增壽,下聯是:春滿乾坤福滿門。對聯的上方是兩個燈籠,如此的安排更加烘托出了節日的氣氛。
圖案中間的上方掛著一個象征吉祥的中國結,這個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國結,穗帶隨風飄揚,看飄動的方向,就可以看出季節來。因為冬季的風是從西北方吹來的,這說明圖案的設計者非常注重細節,同時也對一些常識比較了解。圖案的下方,也就是影壁的前面,堆著一個造型憨態可掬的雪人,雪人頭上戴著棉帽子,脖子上圍著圍巾,手里還拿著一個小風車,其形象不僅可愛,還暗含瑞雪兆豐年的意味。設計者巧妙地將這些中國民間傳統的圖案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祥和、喜慶的賀歲畫面,令人心里暖暖的。游子無論走到哪里,帶著這枚賀歲紀念銀幣,都會感覺到如同回到自己溫暖的家里一般。
這枚2017年賀年紀念銀幣,散發著濃濃的年味兒,特別是在春節期間,我們觀賞這枚賀歲銀幣時,會給我們增添節日的氣氛,讓我們對新的一年充滿希望,納福迎新。同時,我們還可以將這枚賀歲銀幣當作給孩子的壓歲錢,這么做不僅時尚新潮,也別具深意。(供稿:昆山金銀珠寶行)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