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建國60周年金銀鋌”的收藏內涵(蘇卓鵬) |
發布日期:09-06-16 08:40:3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蘇卓鵬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09年6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之際,中國金幣總公司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紀念金銀鋌”產品,以其獨特的產品設計、豐富的文化內涵為建國60周年獻上一份別出心裁的賀禮。同時由于該產品的題材意義重大,采取了行業內領先的加工工藝,其市場稀缺性十分明顯,不失為貴金屬藏品中投資收藏的珍品。 純金銀材質確保了產品的增值保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紀念金銀鋌”選用了成色為99.9%的黃金白銀貴金屬材料精制而成。黃金白銀歷經多朝充當一般等價物,并曾作為貨幣進行流通,使得黃金白銀的保值功能為人們所普遍接受。盡管在現代社會它們已經不再承擔貨幣流通功能,但在目前國際金融環境還相對動蕩的情況下,收藏真金白銀的貴金屬藏品確實為個人財富保值增值之選。 發行單位的權威性確保了產品的增值保值。我國古代貨幣通常分為官鑄與私鑄,官鑄錢幣由于其成色十足、制作精良而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私鑄錢幣由于其發行的不規范性,普遍存在成色不足和工藝極差,因此收藏價值不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紀念金銀鋌”是由中國金幣總公司發行,采用沈陽造幣廠獨有的世界一流先進鑄幣工藝壓制。其中中國金幣總公司作為中國人民銀行直屬總經銷我國發行貴金屬紀念幣的唯一單位,其中國金幣品牌的權威性非一般發行機構可比。沈陽造幣廠始建于1896年,是中國現有歷史最悠久的造幣廠,隸屬于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是國家指定的專門從事法定貨幣生產的特殊企業。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紀念金銀鋌”產品的發行權威性、藝、材質成色、設計乃至包裝都采用非常高的標準,可視為現代“官鑄”的貴金屬藝術珍品。 深厚的文化內涵確保了產品的增值保值。古代金銀鋌之所以歷經數代而日益興旺,尤其在當代的貨幣文化考古研究中仍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因為它們不僅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研究時代風俗和先民文化習慣的重要載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紀念金銀鋌”除充分參考古代金銀鋌外形進行壓制加工之外,還充分利用現代造幣工藝將對祖國成立60周年的美好祝愿銘刻于產品之上。金銀鋌背面圖案包括了祥云、燈籠及穗帶等元素,采用了造幣工藝在異型胚餅上采用鏡面、噴砂、反噴砂、浮雕等工藝技術印花“壓鑄”制作。圖案緊密結合中華大地深厚的兩大人文特色藝術,和諧統一,達到了渾圓大氣的藝術寫意效果。祥云,蘊含著吉祥如意,體現著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燈籠穗帶,連接起過去—現在—未來的紐帶,讓人民回望過去、品味現在以及展望未來!整個圖案充滿著“吉祥如意”的祝福意愿,藝術化地銘刻這一值得永久銘記的歷史性時刻。金銀鋌正面均以方中帶圓的設計,突出了中國金幣總公司的形象標識和“ CGCI”英文縮寫字母,同時與上方標注官方發行機構和制作年份“中國金幣總公司”、“公元二〇〇九年制”。下方清晰標注了產品規格和發行量等要素,突出體現了鋌的紀事、紀年、紀重、紀量等特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紀念金銀鋌”取之于傳統的文化要素,但不是對古代貨幣的簡單復制,而是讓傳統帶著新意出現在我們面前。在我國建國60周年之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紀念金銀鋌”充分體現了中國金幣總公司“淬煉金銀,傳承文化”的核心理念,體現了支撐著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的古代貨幣文化與現代貴金屬收藏文化之間產生一種歷史的連貫的傳承,絕對值得珍而藏之。 供稿:中國金幣深圳經銷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