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了夫人又折兵——鑒賞三國演義(3)(江南客) |
發布日期:09-03-20 08:10:1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江南客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09年3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賠了夫人又折兵”,說的三國孫權與劉備之間的故事,起點在于“荊州”。赤壁之戰后,荊州為孫權所有。但孫權見劉備實力迅速擴充,有些畏懼,于是將妹妹許配給劉備,目的在于軟化、控制劉備。但劉備借聯姻的機會,將荊州從孫權手中借為己有。“賠了夫人又折兵”,孫權苦不堪言。而周瑜,美人計被諸葛亮識破,吃了個啞巴虧。“三國演義(3)”中的“孫劉聯姻” 5盎司銀幣,選取的是盛大婚禮場面。紅燭高照,美人相擁,劉備滿臉喜色。這種喜色,一半來自婚姻的成功,一半來自政治的得勢。從設計角度,分組表現的金銀幣“三國演義”之“孫吳”,用5盎司銀幣表現“孫劉聯姻”題材,多少是帶有一些貶意的。
三國之戰中,孫吳最為驕傲的,當是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曹操落敗,在于曹操自負,在于曹操輕敵。本身就不善水戰,又盲目指揮,結局自然天定。而孫權與劉備,雖面臨強敵,卻不懼,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用火攻之巧,由此創造出中國軍事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戰例。“三國演義(3)”表現的是三國中的孫吳,赤壁之戰自然是重頭大戲,正因為如此,二分之一盎司和5盎司兩枚金幣,都以此為題材。但因尺幅限制,兩枚金幣的畫面,無法展開恢宏的戰爭場面,只能借半只船頭的“火攻”特寫,突出此役的地點、性質、結局,以點帶面,以小帶大,也算是一個精巧思路。 “三國演義(3)”4枚1盎司銀幣,依舊是三國人物,分別是“孫策”、“孫權”、“魯肅”和“周瑜”。 魯肅能走上金銀幣“三國演義(3)”,多少帶有撥“亂”色彩。小說與戲劇中的魯肅,是個陪襯人物,忠厚有余,才智不足,常敗于周瑜、諸葛亮之手。其實作為東吳一流政治家、外交家和軍事家,魯肅目光遠大,見解超人。銀幣“魯肅”的設計,最大可能體現了魯肅“能文屬辭,思度弘遠”的一面。夜深人靜,燭火殘挑,魯肅獨坐軍帳,手捧書卷,面對窗外朗朗星河,憂國憂民之慮,油然于臉。設計者利用背景半高窗臺,直聳立柱,以及火爐中裊裊煙氣,既襯托出魯肅身高1米8的高大魁梧,又勾畫出魯肅善良仁慈的寬厚之心。這種精細而獨到的構圖,無疑為魯肅真實可信的性格,增添了厚重砝碼。 嚴格地說,金銀幣“三國演義(3)”中的“周瑜”,才是這組金銀幣中的重中之重。周瑜“美姿容,精音律,身長八尺有余,且多謀善斷,胸襟廣闊”。在設計家筆下,他的完美形象,得到了超水平發揮。如果說銀幣設計也有“高大全”之說,那么“周瑜”就是最為典型的“高大全”代表。銀幣上“周瑜”,威武英姿,目光炯炯,有英雄志比天高之豪氣。尤其是和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