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金銀幣上的廣西山水,有一套幣不得不提,它就是1998年發行的“桂林山水”長方形金銀幣。
長方形金銀幣因其幣面的特點,可以表現更加豐富的內容,能夠展現中國金銀幣特有的宏闊大氣之美。筆者常常在思考,一件錢幣藝術精品,是一個國家、一個時代藝術發展水平的標志,也是傳統文化接續之載體。錢幣創作絕不是人們所想象的簡單工藝流水線操作,而是從草圖設計、進入電腦修飾、油土制作,到石膏模的制作,再到不斷倒模修改,然后進入工藝處理,再進行雕刻修改,最后才能成品。對于普通收藏者來說,錢幣創作是一組十分復雜、奧妙無窮、很難破解的密碼。
長方形金銀幣作為異型幣的代表品種,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了創新,開辟了中國金銀幣一種新的風格體系,把貴金屬的表現形式、工藝語言高度地統一起來。早在上世紀末,當這種形制的金銀幣用以表現極富有中國色彩的自然山水畫卷時,很好地展現了中國金銀幣在構圖、題材和造型處理、情感渲染等方面的藝術優勢。這套表現“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長方形金銀幣,是一套極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和浮雕審美價值的藝術品,擁有精湛的工藝表現力。
“桂林山水”長方形金銀幣的正背面圖案均相同,正面圖案分別表現了具有代表性的桂林名景,背面圖案則以四連長卷的形式表現了桂林的山,漓江的水。
金銀幣的正面是桂林四處名景。
象鼻山因其山形似在象鼻之間一輪臨水皓月,因此得名。幣面上的一頭巨像似從側面的密林之間踏踏而來,夕陽斜斜落下,暢快淋漓地在漓江里嬉戲游玩,感受大自然的絕美恩賜。而浮雕創作中,有意將象鼻山面上做成多層次噴砂效果,突出其石灰巖質感的山質特征,把鐘乳巖山體的特質展現得生動奪目,噴砂處理過的山體褶皺遠觀近窺都像極了大象的肌體膚色。
在桂林七星山前的小東江上,橫臥著一座形如長亭的石橋,遠看恰似一條絢麗的彩帶,這就是著名的花橋。每年春夏,花開爛漫,繁花似錦,橋兩岸遍植桃花、翠竹,小橋掩隱于“滿溪流水半溪花”之中,花橋因此而得名。幣畫上的花橋,畫面構圖一分為二,上側重下側輕,上側繁密下側空曠,上景物滿下側景物空,但是幾株楊柳婉轉垂下,畫面卻又平衡了。欣賞這個富有詩意的畫面,花橋似長亭,其拱腳的孔與孔間,銜接適宜,顯得十分雅秀。橋孔圓如皓月,浮于水上,橋盡頭有一巨石,是芙蓉石,上有老樹古藤,干矮蔭濃,枝葉遮蓋全石,有如巨人撐大傘。
“常嘆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難來。欲知別后留情處,手植巖花次第開。”自唐以后,桂林南溪山名噪天下。在古代“南溪新霽”就是桂林八景之一。幣面上表現的就是南溪新霽,視線從畫面左側的白龍橋頭,漸漸走近南溪山,橋下南溪河潺潺流過,走出橋尾,陡然看見南溪山孤自聳立,煙云凌空,有“疊嶂凌煙天咫尺”之氣勢。而山下竹林青蔥,松柏蒼翠。“聳峭南溪山,何年辟仙境。龍巖孕玉泉,碧漾深溪影。”天空中還裝飾了幾朵浮云,遠處山林茂密,好像正是雨后新晴,云霧初開,陽光照映在山石上,發射出耀眼的光彩。這個畫面的設計采取了風景圖式構圖,抓取了“南溪新霽”中最具典型性的一個視覺瞬間。采用俯視角度下的南溪山空間廣大,氣勢恢宏、意境深遠。
獨秀峰位于廣西桂林市心以靖江王城內,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氣勢雄偉,素有“南天一柱”之稱。獨秀峰峰頂是觀賞桂林全城景色的最好去處,自古以來為名士所向往。幣畫上的獨秀峰,構圖簡練,還原了獨秀峰的真實場景,對山體的表現采用純寫實的手法,真實客觀地反映了獨秀峰的陡峭山形。背景處簡筆寥寥修飾幾朵浮云,增強了這座險峰的飄渺幽獨。
“桂林山水”正面圖案在設計上最令人欣賞的就是實景畫面謹慎細致,冷靜矜持,背景處卻帶有幾抹隨興揮就的痕跡,浮云漫游或垂柳彎垂,好似還有微風吹過,截然不同的構圖和風格卻完美地統一在一個畫面中。創作者在雕刻時,采用短、細、密的不規則線條來展現四處名景的動態語言,結合了自然界實景與虛景之美,體現出桂林人文之景和自然之景自然交織流動的韻律之美。
整套金銀幣的背面圖案則是以四連長卷的形式表現了桂林的山,漓江的水。方寸之間,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
四枚長方形金銀幣,幣與幣之間自然銜接,像一扇徐徐展開的自然山水長卷。溯漓江南行,賞兩岸美景,跟隨金銀幣,暢游桂林山水,神游天地之間。我們仿佛坐在一葉扁舟之上,兩岸山峰林立、奇峰倒影、水流潺潺、郁郁茂林,迷霧似乎從幣間蒸騰到我們的視線里心尖內。跟隨著每一處山巒引線的引導,一山還有一山高,山山都不同,一水還有一水凈,讓人流連忘返。我們被金雕銀刻的桂林山水美景所吸引,也被設計者遠近高低的構圖技巧和大膽的多種浮雕工藝處理所吸引。清麗無雙,名滿天下的桂林山水,也在或重或輕或繁或簡或明或暗的浮雕塊面和線條的變化中產生了深邃朦朧的藝術韻味。桂林山水自然景物情致之間那些細微的、有節奏的、多樣又統一的各種細節,像極了交響樂曲里跳動的強弱不一富有變化的音符,使整套金銀幣畫面的節奏舒緩輕快,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寧靜致遠,讓人心曠神怡的抒情世界里。(供稿:裕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李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