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高百丈洞云深,要識桃源此處尋。”
《桃花源記》千古傳誦,在中國文化史中留下了濃重的筆墨,尋找“桃花源”也成為許多文人墨客的志向,其實這樣的地方在中國并非罕見,世界遺產之一的武陵源在千百年前就被人們視為世外桃源。2003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世界遺產-武陵源”金銀紀念幣,這套紀念幣展現出湘西奇觀美景與別具風情的土家族文化。
在武陵源,龍蝦花與金鞭巖素有名氣。它們看似毫不相干,卻因一個民間神話而彼此關系密切:傳說龍蝦公主盜走了秦始皇打算用來趕山填海的金鞭,不幸被害,身體與金鞭一同遺落山中,分別化作龍蝦花與金鞭巖,成為了人民反抗封建暴政的見證。
金幣正面展示的正是龍蝦花與土家族傳統圖案。其實,龍蝦花的出現遠比神話故事中要早得多,它是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開花植物之一,被譽為植物中的“活化石”。武陵源一帶盛行制作龍蝦花茶,與土家族文化融為一體,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圖中的龍蝦花在花團上搖曳著身姿,有如土家族少女一般,中心花團為土家族的傳統圖案。在土家族文化中,抽象化的圖形往往具有對現實的映射的性質。設計師將龍蝦花與土家族傳統圖案相結合,寓意民族團結,少數民族文化應當得到保護。
金鞭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峰高陡峭,棱面布滿節理橫紋,形成鞭節。每逢夕陽,金鞭巖在陽光照射下金光熠熠,故有“金鞭”之美譽。金幣背面圖案中,兩側高聳的樹木和山巖下清澈的河水,襯托出金鞭巖頂天立地的宏偉氣勢,而山巖的陡峭和險境,也在細節中一一俱現,使人們對武陵源的奇景有了直觀的印象。
土家吊腳樓作為武陵源風景區的特色建筑蜚聲中外,接待過無數游客。兩枚銀幣的正面均采用了該民族性建筑作為幣面的主體圖案。銀幣在設計方面從建筑的側立面著手,用精湛的雕刻技術準確地描繪出這座土家族傳統建筑的特色,使我們在有限的空間中能夠準確區分吊腳樓的各種功能,以及土家吊腳樓的建筑特點。土家吊腳樓展示出土家族人的生存智慧和超前的審美理念,不愧為寶貴的民族物質文化遺產。
兩枚銀幣的背面圖案分別展示了土家風情和武陵源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的御筆峰。在描繪土家風情的幣面上,兩個土家族少女雙膝微曲,伴隨鑼鼓聲擺動著手臂,表情舒雅淡然,動作靈活卻又顯得文靜,從一個側面表現出土家族特有的文化。而在以御筆峰為幣面主體的銀幣上,御筆峰奇幻而壯麗,山谷中的秀峰拔地而起,傲立卓群,有如御筆倒插,奇趣盎然。在御筆峰周圍,一些作為輔助元素的植物和云霧亦真亦幻,營造出仙境一般的氛圍。
當文化與美景相遇,留給我們的是壯麗詩篇,胸懷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傳說中的世外桃源,也許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能夠欣賞的人,總能找到各自心中的那個“桃花源”。(供稿:吉林省集幣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天羽)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