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莫高窟,是在上世紀最后一年的夏季。
出甘肅敦煌市西南20余公里,便見一道陡崖橫亙在宕泉河干涸的河床西岸。1700多米長的崖壁上,層次分明地錯落著大大小小的洞窟,遠遠看去像是一個碩大無朋的蜂窩。朋友告訴我,那就是聞名遐邇的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始建于十六國,歷經(jīng)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更迭,鼎盛時期達千余洞。與大同云岡石窟有所不同的是,莫高窟的造像多為泥塑、彩塑和壁畫。正是因為繪畫工藝的加入,使得莫高窟在佛國之外更增添了濃郁的藝術氣息。窟中人像色彩紛呈,造型各異,生動傳神;山川風物,亭臺樓閣,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無不躍躍靈動,栩栩如生。身入其中,即刻便會被那撲面而來的壯闊與瑰麗震撼不已。
莫高窟現(xiàn)存735個洞窟中,共有泥質(zhì)彩塑2415尊,壁畫4.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國圣地。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是享譽國內(nèi)外的“世界藝術寶庫”。
中國石窟藝術(敦煌)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
敦煌古城南枕白雪皚皚的祁連山,西接浩渺蒼涼的大漠戈壁,是通向西域的必經(jīng)之地。對古代中原那些向往遙遠而神秘的西天世界的文人學士貴族僧侶來說,莫高窟的興建無疑是給他們建造了一個寄托夢想的理想所在,一個修身養(yǎng)性潤澤心靈的精神驛站。“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王維的詩句,恰如其分地表明了古代文人學士背井離鄉(xiāng)遠足西游時的滿腔心緒。2001年5月,駕乘著歷代文人的追夢之旅,中國人民銀行啟動了“中國石窟藝術”系列金銀紀念幣項目,并且把敦煌莫高窟作為開山之作隆重推出,接著又于2002、2004和2010年陸續(xù)發(fā)行了中國石窟藝術(龍門)金銀紀念幣、中國石窟藝術(麥積山)金銀紀念幣和中國石窟藝術(云岡)金銀紀念幣,受到海內(nèi)外石窟文化研究者和錢幣收藏者的極大關注,也給了我一個與莫高窟再次相遇的機會。(供稿:河北省金石錢幣公司 作者:梁陸濤)
來源:中國金幣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