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中型銀行表外業務存隱憂 央企背景評級高

        證券時報網 14-11-21 08:36:35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證券時報記者 蔡愷

          惠譽近日發表對中國10家中型銀行的評級報告,招商銀行(10.59, -0.05, -0.47%)、中信銀行(4.97, 0.03, 0.61%)、光大銀行(2.88, 0.00, 0.00%)因有央企背景而獲得較高評級。不過,惠譽對中型銀行在表外業務、融資成本、撥備等方面的困境表示擔憂。

          央企背景銀行評級高

          惠譽根據這些中型銀行今年三季報的業績表現以及經營趨勢,以及陷入困境時政府提供支持的可能性等指標給予評級,其中有3家銀行的長期外國貨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為“BBB”,有7家為“BB+”。按照惠譽的標準,“BBB”比“BB+”要高兩個檔次。

          惠譽對這些中型銀行的違約評級的關鍵評級因素,主要是考慮陷入困境時政府提供救助的可能性。

          其中,招行、中信以及光大的違約評級均為BBB,另外支持性評級也較高,反映了極端情況下獲得中央政府救助的可能性很高,主要是由于這3家銀行相對規模較大、社會影響力較高、央企控股,以及曾有過中央支持的歷史。

          擔憂表外資產風險

        剩下的7家銀行的違約評級均為“BB+”,但惠譽認為,在極端情況下,地方政府向這些銀行提供支援的能力有限,因此中央政府仍有可能提供支持。

          惠譽稱,這些銀行的表外業務的增長以及應收賬款會計項目的增加,很大一部分是作為貸款的替代品,令外界難以判斷風險最終留在哪里。其次,存款以及理財產品日益激烈的競爭也使得它們融資成本高企。再次,為了彌補融資成本,中型銀行更加重視向議價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放貸,但同時銀行的撥備水平也迅速下降。最后,盈利放緩但同時監管資本要求提高,這也給中型銀行增添了不少壓力 。

          近期對中型銀行的前景表示擔憂的外國分析機構不僅惠譽一家,華爾街投行高盛近日也曾發表研究報告,直指互聯網巨頭先后闖進金融領域或令中型銀行面臨邊緣化風險。

          高盛表示,阿里巴巴[微博]及騰訊已獲得銀行牌照,雖然互聯網金融發展屬初期,規模尚小,但增長很迅速。中型銀行面臨邊緣化風險,因零售業務實力相對薄弱,且側重發展中小企業業務。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