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佛教圣地系列金銀幣的延續項目,中國人民銀行于2014年3月21日發行了中國佛教圣地(峨眉山)金銀紀念幣,該套紀念幣共五枚,其中金幣3枚,銀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峨眉山金銀紀念幣是繼五臺山金銀幣和普陀山金銀幣后,中國佛教圣地系列金銀幣的第三組。峨眉山層巒疊嶂、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妙喻,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圣地。
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所以在中國佛教圣地(峨眉山)金銀紀念幣的圖案中,自然不能缺少普賢菩薩的佛影。5盎司金幣背面雕刻的正是四面十方普賢菩薩造像,襯以火焰和祥云紋飾組合設計,并刊“峨眉山,四面十方普賢菩薩”字樣及面額。先來看普賢菩薩的坐騎,是三只六牙白象,只見它們大耳長牙,象鼻垂地,象背佩鞍,彩帶髻頭,十分華貴。白象四腿直立,足踏三尺蓮座。象體肉皺,表現得十分真實,造型精致,風格寫實,結構嚴謹,形體與線條相輔相成。普賢為貼金菩薩銅像,頭戴雙層五佛金冠,剔透鏤空,身披袈裟,袒胸,雙目微閉,嘴角略微內收,端莊優美,神態安詳,手執如意,趺坐于蓮花寶座上。成功地展現了普賢菩薩的風采神韻。
這枚5盎司金幣,背面圖案運用了全息幻彩技術,裝飾以火焰與祥云的組合設計,用一縷縷佛光襯托四面十方普賢菩薩的造像,讓畫面生機盎然,這也是最出彩的地方,使人不禁聯想到峨眉山的金頂佛光。峨眉山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而著名的峨眉“佛光”又為這片圣地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每當雨雪初晴、風靜云出之時,夕陽的余暉斜照在峨眉金頂舍身崖下的云層上,就會形成一個無比絢麗的光環,光芒四射,形狀和我們常見的佛像身后環繞的彩色光環一樣。尤為奇特的是,人們站在崖頂邊緣,就會看見光環里出現自己的影子,如果人走動,身影也會隨之移動,但總在光環之中。
傳說在峨眉山上出現這種自然奇觀,和佛教傳入山中的歷史密切相關。自公元63年第一次記載以來,已有1900多年的悠久歷史。佛光初現據古籍《嘉州志》的記載,第一個發現奇異“佛光”的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7年)的一個人,姓蒲,名海通,住在峨眉山洗象池。一天,他上山采藥,遇到一頭野鹿,追蹤至金頂,野鹿不見了。突然,他的眼前出現了絢麗的光環,他大吃一驚,連忙下山請教住在茅庵里的從西域天竺國(今印度)來的寶掌和尚。寶掌回答說:“那是普賢菩薩顯靈,化度一切眾生。”后來這種說法越傳越廣,直至今日。因此來到峨眉山的人們只要見到佛光,就認為自己與普賢菩薩有緣,甚至有人不顧性命,從山頂縱身躍入光環,希望受到菩薩的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舍身崖”之名也就由此而來。
回到紀念幣上,在清邊的處理上,采用了蘊含“佛法無邊”的無清邊形式,而在浮雕的處理上,除了強調它的精細和傳神以外,并沒有做太多的處理,不管身外怎樣變化,菩薩只是靜靜地端坐在正中,巍然不動。
峨眉山上留存著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而神奇獨特的自然山色,一經與佛教文化的結合,便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峨眉山佛教文化。峨眉山5盎司金幣融匯了中國最先進的鑄幣技術和設計理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值得好好珍藏、觀賞、品味。(供稿:無錫市金開元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作者:楊星瑩)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