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學史上,曹雪芹可以說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名人”。他的著作《紅樓夢》被近代和當代諸多專家學者研究,甚至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學派體系——紅學。曹雪芹對戲曲、美食、養生、醫藥、茶道、織造等百科文化知識和技藝莫不旁搜雜取。他所創作的《紅樓夢》正是基于他的博學多才,《紅樓夢》位列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具有極高的史學研究價值。
雖然是傳統的士大夫后裔,可是曹雪芹的思想卻可稱得上是那個時代的異端。《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多多少少帶有他自己的影子。他厭惡禁錮人思想的八股文,不喜歡四書五經,反感當時讀書人趨之若鶩的科舉考試。他的思想超越了時代的局限,通過《紅樓夢》體現出先進的人文精神和反傳統觀念。
為了紀念這位寫盡傳奇而自己亦度過傳奇人生的一代文學巨匠,值曹雪芹誕辰300年之際,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15年9月23日發行曹雪芹誕辰30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曹雪芹誕辰300周年紀念銀幣
該套紀念幣中的1盎司銀幣,其背面圖案是以曹雪芹紀念館景觀與線裝書籍《紅樓夢》造型組合作為原型進行設計,畫面十分復古,給人厚重的歷史感。現今曹雪芹紀念館在全國共有三處:北京曹雪芹紀念館、南京曹雪芹紀念館以及遼陽曹雪芹紀念館。據考證,曹雪芹10歲左右隨家來到北京蒜市口也就是曹雪芹故居原址所在地居住,一直居住了十幾年,有紅學家認為《紅樓夢》的前八十回就是在此開始創作的。由于種種原因,原遺址沒能保留,當局在原址不遠處建立了北京曹雪芹紀念館,用以紀念曹雪芹這個影響中國數以千計學者的文學家。
1盎司銀幣上的曹雪芹紀念館明顯是結合歷史、運用寫意的手法來刻畫的。庭院深深、樹木多枝,呈現一片生長繁榮之勢。紀念幣上的《紅樓夢》線裝書籍造型設計得十分巧妙,既像是《紅樓夢》書籍高高立起,又好似在院墻之上刻畫的“紅樓夢”字樣,借助噴砂和浮雕工藝,使得“紅樓夢”三個大字顯得立體卻不突兀,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在“紅樓夢”三字下,還刊有曹雪芹誕辰300周年的字樣,看到這里,我的思緒似乎已回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命運并沒有特別寵愛這位思想先進的封建文人,在他的晚年,生活貧困潦倒,在《紅樓夢》這篇巨作即將完結時,曹雪芹的小兒子夭殤,最終這位身為慈父的文人亦在除夕晚上淚盡而逝。現在看來,曹雪芹的反傳統精神與驚人的才氣無疑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的。
再來仔細看看銀幣上的那些樹木,均采用了浮雕工藝,使得樹枝富有立體感、枝椏的細節也被刻畫得十分清晰,同時還與周圍的事物形成了對比,通過多層次噴砂工藝的輔助,使得銀灰兩色在明暗色調的對比分明,讓人感受到樹木蓬勃的生命力。院墻與土地相比,顏色較亮,似乎上面有大量的雕花,顯得貴氣而優雅。整枚銀幣的圖案古韻十足,仿佛要把我們帶入到曹雪芹生活的那個時代,進入到他那部不朽名著的故事之中。(無錫市金開元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作者:楊星瑩)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