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解釋,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發展的不斷演變。我認為,人類能從自然文明中創建人類社會文明,是因為人類對于美好與和平有著無限的憧憬和不懈的追求。對于戰爭,人類有太多需要反省和總結的地方,為了銘記歷史,向世界宣揚和平的發展理念,中國人民銀行在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于2015年8月20日發行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包括金幣1枚,銀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其中的5盎司銀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值得一提的是銀幣的背面圖案,圖案內容是“V”字造型與和平鴿、數字“70”、時間“1945-2015”共同組成標志性符號的組合設計,并刊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字樣。圖案布局協調,詳略得當,構思精巧,以標志性符號元素的巧妙組合傳達銀幣的設計意義。
其圖案底色分為淡濃對比的兩種灰色,一群撲翅翱翔的和平鴿形態各異、充滿生機活力,它們由遠及近,從模糊到清晰,向著遠方飛去,象征著中國乃至世界人民從戰爭中恢復,走向美好的明天,也象征著如今和平世界的來之不易。潔白的和平鴿一直為人們當成和平美好的標志,當和平鴿在天際飛過時,人們內心總涌現出幸福之感。幣面的和平鴿正是表達著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對和平的珍惜,對如白鴿般的純潔的向往。
幣面圖案設計另一主題元素為“V”字造型,V手勢有勝利成功、自由和平之意,它起源于英法百年戰爭之時的亞金特科戰役。當時法國人揚言要砍掉英國弓箭手的中指和食指,讓他們變殘廢再也不能張弓射箭。而后英軍勝利,他們伸出手中的中指和食指掌心向內,以此向法國俘虜示威。“V”手勢用于反法西斯戰爭是1941年由比利時人維克托.德.拉維雷所創造,他伸出手指,做出字母V的手勢來表示他對納粹占領比利時的反抗。后來“ V”手勢被丘吉爾多次在公眾場合使用,因此被廣泛傳播開來。用這樣一個大大的“ V”字造型作為幣面主要圖案,既是贊美人們在抗戰過程中從不屈服的精神,也是對抗戰英雄的懷念和感謝。最深切的感情莫過于無言,這樣一個“ V”字造型是從內心深處迸發的力量,是在向世界彰顯對美好的堅守。
幣面另一主題元素是位于圖案最表面的“70”,略傾斜的“70”數字被設計得立體感十足,其表面的條紋紋理更是讓“70”二字從畫面中凸現。70年是到2015年抗戰勝利的日子,70年更是一段刻骨銘心的心路歷程。人們記得70這個數字,不僅因為不能忘卻歷史的教訓,也是一種反省。70年恍然一瞬,而這70年世界和平實現了嗎?人們幸福了嗎?地球變得更美好了嗎?如今對于和平的向往除了拒絕戰爭之外,是不是又該加上新的內容呢?
運動是衡量時間的標準,山川河流見證著70年來地球的每一絲變化,70年前先烈們用生命搏斗出一個和平的環境,于是有了空前發展的這70年。如今地球就像一個村落,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物種都是地球的村民。如今的和平不僅是對戰爭的拒絕,更是對地球上每一種生命主權的尊重和捍衛。愿這枚銀幣將和平的信仰和信念傳遞給每一位地球公民。(供稿:廣州永正紀念幣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