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群眾喜愛的2013年中國貴金屬紀念幣”品賞

        中國金幣網 14-11-21 08:30:14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今年10月,2014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期間舉行了錢幣精品拍賣會、世界投資幣鑒賞展、和平主題錢幣展、收藏文化論壇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項目,令中外錢幣愛好者大開眼界,贊嘆不已。“最受群眾喜愛的2013年中國貴金屬紀念幣”揭曉儀式選在博覽會現場舉行,掀起了盛會的一個小高潮,最后結果在現場逾百名金銀幣愛好者的歡呼聲中揭曉——中國佛教圣地(普陀山)5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中國青銅器(第2組)1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分別以33.6%和22.9%的得票率榮膺“2013年度最受群眾喜愛的金幣和銀幣”。

           2013年發行的金銀幣項目雖然并不多,但全為精選題材,有現代科技、名山名勝、佛教藝術、古代文物、中國生肖及重大紀念性題材,且多個項目題材極受錢幣收藏愛好者歡迎,因此本年度最受群眾喜愛幣的角逐十分激烈,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個“最佳”。 “普陀山毗盧觀音”和“商代婦好方斝”的獲獎雖然算不上眾望所歸,但并沒有引起非議,當拋開個人感性因素再結合題材內涵細觀這兩枚獲獎金銀幣時,我們無不被畫面的深遠意境以及博大的藝術張力所打動,這或許就是方寸的“氣質”。

                中國佛教圣地(普陀山)5盎司金幣取材于普陀山毗盧觀音,觀音一直是全球華人的重要信仰,在中國婦孺皆知,深入民心,就題材本身來說,已極具親和力。盡管我國民間供奉的觀音多為女相,但實質上觀世音菩薩本相為男相,佛教典籍《華嚴經》也有記載說:“勇猛丈夫觀自在。”毗盧觀音因保持著早期觀音的男相特征,故也被稱為正身觀音。金幣中呈現出的毗盧觀音完美地描摹了供奉于普陀山普濟禪寺大圓通殿內的菩薩正身法像,舒展的線條勾勒出毗盧觀音飽滿的體形,柔緩的雕刻定格著其安然的神態,他端坐蓮座,雙目垂簾,雙掌結印,敞開胸懷,以一種安謐的禪思詮釋著佛性的圓滿與平和。精細雕刻的蓮座、海水、屏風,營造出了佛國之境,觀音的圣潔、高貴之氣頓顯,配合鏡面的底景、金光的閃耀,使毗盧觀音的金身端莊而不失神秘,祥和中更顯神圣,讓人忍不住低頭膜拜。此幣觀之令人心平氣和,佛隨心生,在毗盧觀音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佛教“一念放下,萬般自在”的深刻哲理。金幣畫面和諧,意境博大,也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豁達大度、崇尚和平的精神。

                中國青銅器(第2組)1盎司銀幣“婦好方斝”為殷墟二期婦好墓中出土的青銅器,商代是中國青銅文化的鼎盛時期,就形制功用來說,“婦好方斝”其貌不揚只是當時極為普通的一種酒器,但對現代來說,它比大多外表華麗形制復雜的青銅器更為珍貴,因為它記載著中國的一位傳奇人物——婦好。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她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了赫赫戰功,同時她兼輔內政,幫助武丁扭轉了一度衰退落后的商王朝,開啟了繁榮昌盛的強國局面,史稱“武丁中興”。銀幣中的“婦好方斝”素銀淡裹,重砂鐫面,高腳纖腰亭立,扉棱線條分明,清婉雋秀而又不失陽剛硬朗之魄,似乎注入了婦好的巾幗風骨,抒寫著遠古的歷史故事。器物的構造簡約而大氣,剔弱了早期銅器的獰厲、威懾風格,趨于向日常生活的簡樸、實用性過渡,可見當時商王朝已平息戰事,人們安居樂業,婦好方斝的平實之貌貼切地彰顯了武丁中興的極盛氣象。遠觀方斝,如一位銀甲戎裝的將軍傲立疆場,那正是婦好英魂的雋永;近賞方斝,晦澀的紋飾就像一段段商代的甲骨文,鐫刻著婦好的戎馬一生。

                青銅器因為鑄上歷史而有了靈魂,藝術也因為有了故事才耐人尋味。2013年度最受群眾喜愛的金幣和銀幣最成功之處,在于設計師將題材的底蘊注入畫面,讓金銀幣有了血肉和靈魂。(供稿單位:海南國泉金幣)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