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我國的自治區之一,有著奇特的自然景觀和鮮明的人文風俗。它有“世界屋脊”和“雪域圣地”的美稱,這是由它獨特的地理環境所造成的。四面環山,北部為昆侖山,西、南部為喜馬拉雅山,南部為橫斷山,東部為唐古拉山,中部由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組成。自然景觀十分奇特,不僅有高聳入云的雪山,還有奔流不息的江河。
從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到元朝忽必烈設宣政院,清朝設駐藏大臣,足以證明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如今,在新中國政府的英明領導下,西藏已成為自治區。今年,恰逢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為紀念這一重要歷史事件,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金銀紀念幣。該套金銀幣包括,1/4盎司金幣一枚、1盎司銀幣一枚。
50年,可能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瞬間,可是在西藏,50年卻是滄海桑田的巨變。這50年中,經過西藏人民和黨的不斷努力,終于改變了當時西藏一貧如洗的局面。比如,“亂石縱橫,人馬路絕”這是過去的西藏,50年來,國家不斷加大西藏交通建設體系,昔日的入藏難已成為歷史,此類變化比比皆是。從這枚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1盎司銀幣圖案上,我們可以看到西藏的種種巨變。
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紀念銀幣
仔細觀賞這枚1盎司銀幣,它的工藝精巧,細致入微,自然景觀在上,人文景觀在下,構圖獨特,分配合理。最上方是喜馬拉雅雪山,這座棱角分明、世界聞名的雪山,讓人肅然起敬,心無旁騖。雪山的獨特風貌在這枚小小的銀幣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雪山下的鐵路,使我們想到在“一五計劃”中青藏鐵路建成通車,繼而肯定了“一五計劃”的成功實施。火車行駛在由實心和虛心的圓鋪成的道路上,虛虛實實別有一番風趣。火車的行駛不正表達著西藏將逐漸走向繁榮昌盛嗎?
再向下看,則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的中文和藏文翻譯,中文在上,藏文在下,既體現了對中國漢字的尊重,也是對少數民族文字特點的尊重。以文字為分界,文字上方是西藏自然景觀,下方是西藏人文景觀。在藏族居民的生活環境中,悠悠的天空上輕輕地飄著幾朵祥云,祥云與下方的屋舍良田繪成了一幅悠然的田園景象。屋舍儼然,從窗戶上別致的窗扇,到墻壁上細細的磚痕,再到屋頂上一片一片的瓦,最后到門窗,將藏族居民的居所刻畫得栩栩如生。二層小樓細看脈絡分明,遠望錯落有致,由此可見雕刻者技藝高超,別具匠心。這是藏族人民的正常生活居所,更是改革開放以來百姓生活逐漸富有的重要表現。良田整整齊齊,我想,這里定是一片沃土!這儼然屋舍,沃土良田側面烘托了西藏的人民勤勞質樸的優良品格,暗示了當地居民生活和樂,豐衣足食,自給自足的生活情景。
細細看最顯眼的那顆大樹,不難看出是松樹,松樹象征著堅強不息,堅韌頑強的高尚品德,是西藏人民生命力與意志力的最佳詮釋。這棵松樹的形狀酷似黃山的迎客松,可聯想到藏族人民的熱情好客。向陽的向日葵大朵大朵地盛開,毫不吝嗇那天真的笑顏,向日葵是充滿活力的象征,既體現出西藏正在蓬勃發展,欣欣向榮,也體現了藏族人民豁達開朗的性格。
整幅紀念幣的圖案看起來自然和諧,圖案中的一切正是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設計者定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不然怎么能設計出如此有意境有內涵的紀念銀幣呢?縱使我再細細解剖,也不能將這枚銀幣的美盡數講出,這其中的樂趣妙不可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還是大家自己細細欣賞吧!(供稿:深圳市鑫泉金銀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葉霞)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