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還,白云千載空悠悠。
翻開塵封的史卷,那些已經逝去的往者,依舊鮮活,就像從未離去。對的,他們都是我們應該記住的,所以他們也被歷史記下了。而他,也是這樣,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從未離開。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絢爛奪目,提起他的名字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曹雪芹。
悠悠歷史,荏苒光陰。時值曹公300周年誕辰,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學巨匠,中國人民銀行定于今年9月23日發行曹雪芹誕辰30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幣由一枚金幣和一枚銀幣組成,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
曹雪芹誕辰300周年紀念金幣
其中,1/4盎司金幣背面圖案由曹雪芹像、“曹雪芹誕辰300周年”字樣和“100元”的面額標識構成,簡約而主題分明。曹公像居于金幣的中央,代表性的清朝發辮似乎有點凌亂,頭頂處翹起的發絲正是在講述著一個困厄者“日晚倦梳頭”的倦怠。消瘦的臉頰是歲月雕琢的遺跡,褶皺、蒼老,亦是苦難歲月留下的痕跡。盯著他那雙眼睛來看,能看到什么?有沒有一種明眸含濁淚的感覺,真是如此。該幣最傳神的就是曹公的眼睛——是渾濁的、是含淚的、是有故事的——這不正是他那“一把辛酸淚”的眼睛嗎?
曹公像的左上角清晰的刻著“曹雪芹誕辰300周年”字樣,點明了這枚金幣的紀念主題,下方的“100元”面額彰顯了它法定貨幣的屬性和地位。整枚金幣的雕刻十分細膩,可見發絲、胡須,同時又極具歷史感,力求刻畫出曹公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
如果問:為什么歷史會記住曹雪芹,這樣一個歷史中的“破落戶”?那一定是因為《紅樓夢》了。曹公經歷的人生的浮沉——從富家公子到窮困潦倒的破落戶。耗十載春秋,嘔心瀝血,終成驚世巨著——《紅樓夢》。
曹雪芹誕辰300周年紀念銀幣
紀念幣的另一枚——1盎司銀幣講述的正是《紅樓夢》的故事。
該枚銀幣背面圖案為曹雪芹紀念館景觀與線裝書籍造型組合,并刊“曹雪芹誕辰300周年”字樣及面額。圖案內容豐富,且極具層次感。
銀幣圖案中,右下角的線裝書《紅樓夢》赫然入目,橫放的書上便是“曹雪芹誕辰300周年”字樣,兩者渾然一體,這也許正是像表達,曹雪芹即《紅樓夢》,《紅樓夢》即曹雪芹之意。字樣背后,以立起的《紅樓夢》書籍封面做背景,同時又為引出左側的曹雪芹紀念館做了個隔斷。
而書籍封面的篆體“紅樓夢”字樣恰到好處的將右上角的空白填充,豐富了銀幣的圖案。再看曹雪芹紀念堂,一顆遒勁的大樹在前,后面是極小的門與院墻,墻內有事聳起的樹枝。這就是中國古典山水畫構圖的“深遠”,給了我們極大的想象空間,或者說,實現了將廣宇收于尺幅之內。而豎立著的《紅樓夢》封面,又給了紀念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美。這樣的構圖,也實現了圖雖滿,卻不雜,而且不擁擠,反而顯得井井有條、空間開闊。
總之,金幣是向我們講述了曹公的滄桑,銀幣則向我們展示了曹公的成就。金銀各有各的內涵,相得益彰。如是,了矣!百載光陰,倏然而今,一部紅樓百年夢。曹公遠行,紅樓永在。想來,這也是本次紀念幣發行的意義吧。(深圳市鑫泉金銀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葉霞)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