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賀歲銀幣設計稿
賀歲表示慶賀新年,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賀歲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不僅表達了人們虔誠的祝福,也折射出了整個民族的價值觀念。
2016 年賀歲銀幣,依然延續了“福到家”的整體思路, 設計內容上需要結合滿滿的福氣和濃郁的家庭氛圍一同去表現。“福”文化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文化,涵蓋面非常廣,伴隨著幾千年歷史文明的變遷與發展,如今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同時,中國人還有家的情結。家永遠是我們心底最美最深的記憶,是最溫暖、最安全的地方,無論身在何地,每當佳節來臨,人們都會更加思念親人,“家”的影像會清晰地呈現在我們每一個人腦海里。這不僅是每一個中國人內心的呼喚,也是與中華民族同生,與中華民族同步發展的基因文化。
根據設計的任務和要求,在構思階段,我大量收集項目的背景資料,并深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希望通過一些細節上的表現,去喚起人們對家的印象。其實家的感覺是具體的,每個角落、每件陳設都印著一段故事,但是能夠代表家的典型元素并不多,經過反復地斟酌比較,最后選擇了院墻上的月亮門,透過圓弧形門洞,來引入家的概念,這樣既能作為內與外之間的視覺通道,又可以透過門洞引入門內景觀,兼具了空間性與裝飾性,而且進門見福的構思與上一枚賀歲幣開門見福具有一脈相承的延續性。
考慮到中國人喜好對稱的模式,均衡的布局給人平穩、莊重大氣的感覺,所以延續第一枚賀歲幣的表現方式,使產品在整體風格上保持系列性的脈絡。
首先,在畫面中心處放置乾隆親筆書寫的大大“福”字,占據最核心的位置,由此烘托出吉祥喜慶的氣氛。同時點綴梅花裝飾,“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征。周圍一圈首尾相接的盤長、吉祥的如意圖案與大小形態各異、豎向排列的小“福”字,共同營造出了一種福氣撲面而來的陣勢,連綿不絕,讓人應接不暇。隨后,在“福”字的左右角上安排兩只蝙蝠,不僅有“遍地有福”的吉兆,還給有些呆板的畫面增加了一絲生氣。同時在底部結合生機盎然的牡丹花圖案,至此畫面內涵不斷豐富。最后,調整元素位置,保證元素之間的和諧統一。這種和諧不是簡單的堆積或疊加,而是有節奏的變化,使它們以整體的面貌呈現形式的美感,準確、有效地為內容服務。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明積累了眾多的經典案例,這些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寶藏。正是由于這種因素,中國人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鐘,同時傳統文化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圖稿在設計時運用了很多傳統元素,當傳統元素被設計被符號化,就不僅具有了視覺形象,還彰顯了民族文化的內涵。
如今,我們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血脈,恰當地運用傳統元素,使民族文化得到合理的繼承和發展。在未來,既能體現民族特色又能符合當代審美的藝術品將會成為發展的趨勢。(作者張林 單位:沈陽造幣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