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是我國明代著名的戲劇家、詩人、文學家,他生于江西臨川的一個書香世家。他少年時師從王學傳人羅汝芳,由于王學反對程朱理學的封建教條思想,使得他在文學創作上免受封建思想的桎梏,從而取得了超凡入圣的藝術成就。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一部極具夢幻色彩的經典戲劇作品,湯顯祖用浪漫主義的表現形式抨擊了封建禮教對人的束縛,對那個腐朽的社會做出了深刻的批判和徹底的否定。
為了弘揚中國的戲劇藝術、振興傳統曲藝文化、紀念和緬懷偉大的戲劇家湯顯祖,中國人民銀行于2016年8月30日發行了中國古代戲劇家(湯顯祖)金銀紀念幣一套。此套金銀紀念幣共3枚,包括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這套紀念幣中的30克銀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牡丹亭》中“驚夢”的典型戲劇場景,并刊“中國古代戲劇家湯顯祖”中文字樣及面額。
銀幣的背面圖采用了浮雕的工藝,整體設計風格類似中國傳統的國畫,構圖更重視細節和意境。圖案所表現的場景取材于《牡丹亭》中的第十出戲《驚夢》,它講述的是官家小姐杜麗娘與書生柳夢梅的故事。杜麗娘自小一直受著封建禮教思想的約束,一次她游園期間小憩時,夢見書生柳夢梅手持柳枝,來到花園,把她從夢中驚醒。“驚夢”這一出戲,正是《牡丹亭》這部戲劇情節中最關鍵的部分。主人公杜麗娘正是在這樣的夢境之中與書生柳夢梅結識并一見鐘情的,這里是她開始掙脫封建舊思想束縛的起點。
畫面上的兩個人物都穿著戲服,旦角裝扮的是杜麗娘,小生裝扮的是柳夢梅。杜麗娘頭戴點翠頭冠,身著對襟大袖長袍,手持折扇,腰間長帶的流蘇長可及地。她背對著身后的男子,側頭抿嘴,目光低垂,仿佛在聆聽對方的話語。她身后的柳夢梅頭戴方巾軟帽,身穿大襟寬袖袍衫,手執一根柳枝,側頭望向杜麗娘,口中仿佛在說:“恰好花園內,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淹通書史,可作詩以賞此柳枝乎?”杜麗娘則是羞怯中帶有一絲喜悅,心中思討:“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二人周圍是牡丹亭畔的景觀,遠端的六角涼亭就是牡丹亭了,它正對前方、重檐起翹,匾額上的字跡依稀可見。近處是花園中的一處假山,假山周圍開滿了牡丹花,此時正是牡丹花盛開的季節,這牡丹亭名稱的由來,想必正是因為這些爭奇斗艷的牡丹花吧。兩只蝴蝶也是成雙成對的在花間飛舞。一遠一近的兩條云紋線,似路卻非路,顯得虛無縹緲,恰到好處的烘托出了夢境中如夢似幻的氛圍。
在細節的處理上,柳夢梅的抬腳趨歩、杜麗娘的輕搖折扇和兩只飛舞的蝴蝶,三者動作上的呼應;以及遠處的牡丹亭和近處的杜、柳二人位置上的呼應;人、蝴蝶和假山、亭子之間的動靜呼應等等這些細節上的呼應,將畫面刻畫得生動有趣、錯落有致、渾然一體。
設計者通過精巧而簡約的布局,就將“驚夢”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場景完美的呈現了出來。同時,設計者忠實于《牡丹亭》原著的設計,也是對偉大戲劇家湯顯祖的致敬。這枚中國古代戲劇家(湯顯祖)30克銀幣的發行,不僅可以增強人們對傳統戲劇的關注,還可以讓更多的人銘記湯顯祖這位戲劇大家,讓中國的戲劇文化在新的時代得以更好的傳承和發揚。(供稿:浙江贊佳黃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