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老的青銅文化源遠流長,它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已經成為永恒的定律。根據近年來發現的青銅器表明,它的自身存在著一個完整演變的體系。而這個體系經過千百年的時間與不同朝代的更改和信仰,至今,它的余暉依舊閃耀。為了將這古老文化遠揚,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13年5月23日發行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2組)一套。該套紀念幣共5枚,其中金幣2枚,銀幣3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本套紀念幣最大量發行是5盎司“司母辛方鼎”金幣2000枚,1/4盎司“婦好鴞尊”金幣5萬枚,1公斤“婦好偶方彝”銀幣6000枚,5盎司“司母辛觥”銀幣1萬枚,1盎司“婦好方斝”銀幣8萬枚。它的出現將本來低迷的市場頓時染了上喧鬧的色彩,引起了眾多愛幣者的關注。從形式上看,投資與收藏的趨勢已經成為必然上升。
本枚5盎司圓形銀制紀念幣,幣面正面圖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2013”年年號三部分組成畫面,強調了幣面中的圖形與信息,畫面簡潔而大氣,凸現出中國的文化魅力。銀幣背面圖案是青銅器“司母辛觥”,中國古代使用的酒器,鑄于商代晚期,于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小屯5號墓出土,現藏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該器物高36.5厘米,長47.4厘米。圖形占據幣面二分之一的面積,其它部分留有大面積的空白空間,以此增加幣面的呼吸度,為其注入生機,使幣面展現出疏密有致的節奏感,提升畫面的空間效果,使觀幣者的視覺上對紀念幣畫面具有可讀性。從而對銀幣中的青銅器司母辛觥起到良好的烘托作用,傳遞出獨具個性的魅力畫面。
古代的青銅器成為我國文化的代表,在世界上占有獨特的地位。此次發行的青銅器紀念幣,將這種深厚的文化納入幣面中,通過現代的鑄幣技術與創新的設計理念,映入大眾眼中的幣面成為一種視覺享受,營造出輕快,開闊的空間感和文化意境。
供稿:桂林正陽黃金首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