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從不同題材看中國金幣的文化內涵之十——中國絲綢之路金銀紀念幣賞析 |
發布日期:11-06-13 16:06:1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簡熙晴 |
古老的絲綢之路連接著世界的東方與西方,孕育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這里有令后世驚嘆的東西方藝術珍寶,凝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發明創造,異彩紛呈、撲朔迷離的文化古跡和典籍,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去發掘。 中國人民銀行從1995年至1997年發行了中國絲綢之路系列金銀紀念幣(共3組),在方寸之間描繪了一條綿延廣袤的絲綢古道,帶我們重回遠古時代的崢嶸歲月,回味那些燦爛而輝煌的文明印記。 中國絲綢之路金銀紀念幣(共3組)1/3盎司金幣背面圖案 這套紀念幣選擇的視角非常寬闊。中國絲綢之路系列金銀幣中的1/3盎司金幣選取的是絲綢之路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人物與他們的成就。第一組是“張騫出使西域”,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啟了一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這是絲綢之路的發端;第二組是“玄奘取經”,唐貞觀元年,玄奘通過絲綢之路的傳統北道行進,終于到達印度。他精通佛學全部經典,獲得了三藏法師的稱號,這是佛教的最高榮譽。玄奘根據自己的游歷,寫下了《大唐西域記》,是記錄當時西域和絲綢之路的珍貴典籍;第三組是“法顯取經”, 法顯為了彌補中國佛教經典中戒律部分的缺失,歷經磨難前往印度求取戒律經典。回國后,他將把自己的取經歷程記錄下來,這就是《佛國記》,這是一部記錄絲綢之路和中印之間關系的重要著作。三枚金幣講述的分別是絲綢之路的開啟和它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地位,三位歷史人物立體勾勒出了一條絲綢古道的人文脈絡。筆者也有一個疑問,法顯是東晉人,玄奘是唐代人,如果從時間維度上考慮,似乎應該把法顯放在第二組,或許我們當時的設計者是以他們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以及對絲綢之路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來排序也未可知,引起的這種小思考也是錢幣收藏比較有意思的地方。 三組銀幣所表現的分別是“繅絲圖”、“交易圖”、“樂舞圖”、“西行圖”;“飛天圖”、“塑像圖”、“載樂圖”、“通商圖”;“搗練圖”、“禮佛圖”、“宴樂圖”、“商貿圖”。十二枚銀幣涵蓋了繪畫藝術、雕塑藝術、音樂舞蹈、建筑藝術以及經濟商貿等等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可謂包羅萬象,將古絲綢之路所造就和影響的文化藝術都融會在紀念幣的藝術空間里,形成一條綿延千年的線,它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底蘊是非常深厚的。 中國絲綢之路系列紀念金銀幣全面記錄了古絲綢之路的經濟歷史文化和發展脈絡,深入揭示千年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及其對于人類的偉大貢獻。雖然它們已經成為歷史,這套紀念幣也發行于上世紀90年代,但其所代表的中西文明的接觸碰撞,所昭示的“文明只有在學習、交流中才能更加發展”這個主旨,在各種文明激烈碰撞,戰火硝煙彌漫的當今世界仍然有著非常重要的人文意義。(供稿:江西贛銀科貿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