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銀紀念幣系列賞析二 |
發布日期:11-10-09 16:46:3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簡熙晴 |
編者按:
中國人民銀行于2011年9月30日發行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銀紀念幣,引起了媒體和廣大集藏愛好者的廣泛關注,中國金幣網將陸續編發關于該套金銀紀念幣的賞析文章,希望能對集藏愛好者有所裨益。今天編發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銀紀念幣系列賞析二:回首那個時代的光榮與激情。 回首那個時代的光榮與激情
——欣賞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銀幣 “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銀幣”以飽滿的熱情和濃墨重彩的藝術筆觸在中國現代金銀幣上展現了作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索——武昌起義,謳歌了為中華的崛起和振興而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仁人志士以及他們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全面爆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實現了我國國家體制的一次重大轉變,使民主共和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它譜寫了資產階級革命奪取全國勝利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銀幣的主題畫面取材于鑲嵌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下層大須彌座腰部的漢白玉浮雕“武昌起義”。浮雕作品由董希文先生繪畫,傅天仇先生雕刻,細致而全景式地刻畫了武昌起義革命志士舉槍攻打湖廣總督衙門的壯烈場景。把這座辛亥革命題材中最具代表性的浮雕作品搬上紀念幣的舞臺,從漢白玉高浮雕轉向貴金屬淺浮雕,讓我們回首那個時代的光榮與激情。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銀幣”上,綜合了“武昌起義雕塑”的三維立體效果,保留了強大的敘事性,又由于是起位極低的淺浮雕,利用畫面透視效果來營造出特殊的空間效果,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地表現出革命先烈為推翻舊王朝統治,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充滿生氣的藝術形象,并以復雜的動勢貼切地展現出群像中每一個人物的內在情感,傳遞著革命史詩般的激昂壯烈。
黃花崗起義失敗后,一部分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于在1911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武昌起義。凝視著“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銀幣”,我們仿佛被卷入了那場改寫中國歷史命運的革命風暴漩渦。革命黨人拍案而起,“干革命為的就是犧牲!怕死也沒有用。反是死,不反也是死!黃花崗革命同志,死得其所,死得痛快!更何況,我們還有成功的希望,死中求生!”,向前進吧,推翻封建王朝,為中華民族殺出一條血路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