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精品賞析>>正文
         
        古國千年文明的縮影——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
        發布日期:11-09-27 16:17:4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
        群經之首——《易經》里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簡簡單單十幾個字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樸素世界生成觀清晰的闡述。引入古人的思維,借《易經》的論述,今天看登封一地,其獨具時間與空間的深邃闡述,是為“太極生兩儀”;在這深邃的闡述中,有中國古典文明中經濟科技、美術工藝、俠義精神、宗教發展的直觀體現,是為“兩儀生四象”;而中國古文明的物質寄托形式,就存在于“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的一磚一瓦間,體現在鐫刻于記載建筑前塵后續的石碑上的每一個字符中,是為“四象生八卦”。而“八卦”在《易經》中可推演世間萬物,是濃縮著古人智慧的結晶;登封的歷史建筑群縱越千年、橫跨多個領域,到處都滲透著我們這個古老國家的人文精髓;2011年世界遺產——“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金銀紀念幣”正式發行,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后來者以金銀幣為載體,將這個多民族國家悠久的發展歷程全新的精煉,是對無數知名的先哲與不知名的平凡勞動者最高的禮贊!更是華夏大地上這個千年古國的文明,最奢華的一張剪影!
         
            千年古國科技成就與經濟觀念的縮影——1公斤圓形金質紀念幣觀星臺
         
            觀星臺是元代至元年間建筑,是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國后,學習漢族文化,將蒙古貴族游牧經濟政權過渡為農耕經濟王朝的舉措之一。《考古記》如是記載觀星臺的功用:“晝參諸日中之景,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可見這座臺具有“測景”與“觀星”的雙重作用,而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的制訂,固然離不開偉大的天文學家郭守敬為代表的天文工作者的努力,也離不開觀星臺為代表的古代天文觀測建筑的重要作用。眾所周知,對于農耕文明來說,制訂準確的歷法,對于農業生產與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是我國千年來歷朝歷代都極為重視的偉大工程。可以說觀星臺在相當程度上代表了我國古代天文科技水平與經濟觀念。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世界遺產——登封“天地之中”1公斤紀念金幣背面圖案
         
            1公斤圓形金質紀念幣,以元代天文建筑觀星臺為金幣背面主圖案,正是對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取得的科技成就的一種表述,飾以古代建筑斗拱,將中華文明的古雅清晰的體現出來,是幾十個世紀農耕經濟體系的一種側記。可以說1公斤圓形金質紀念幣觀星臺正是古國千年科技成就與經濟觀念最具代表性的一道風景。
         
            千年古國美術史的縮影——5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太室闕
        9 7 3 1 2 3 4 8 :

        精彩圖片
        9月27日集幣視點(集幣
        9月26日集幣視點(集幣
        特別推薦
        ·國際鉆石報價漲幅逾三成 教你怎么投資鉆石
        ·東方國拍第八屆錢幣拍賣會綜述
        ·央行發行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銀幣
        ·“鋌”起中華民族的過去與未來
        ·亦剛亦柔 全新 Boy Chanel 手袋系列
        ·雅致秋冬驚艷開場 大牌新品搶先看
        ·收藏彩鉆宜從2克拉開始
        ·經典設計巧出新 珠寶別致新品
        ·金樽獎 找準中國人的口味
        ·價值7680萬港元的珠寶腕表亮相香港
        交易頻道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