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書院創辦于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了岳麓書院。其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風景區岳麓山東面山下。岳麓書院一直秉持教書育人的宗旨,嚴遵教學規則,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為銘記岳麓書院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的杰出貢獻,弘揚千百年來形成的書院精神,中國人民銀行于2006年4月18日發行了千年學府——岳麓書院金銀紀念幣一套,以此來紀念這一為我國培育了無數英才的教育文化圣地。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紀念幣圖案選取了岳麓書院的實景,未添加過多的裝飾元素,設計簡潔、大方,而又不失莊重、典雅。
該套紀念幣中的1盎司銀幣,其正面圖案為岳麓書院大門,并刊國名和年號。紀念幣的正面為一個大圓包小圓的結構,兩圓之間形成了一個環。內圓中的圖案為岳麓書院大門,幣面雕刻精美,布局錯落有致,十二級臺階縱深排列,放眼望去左右兩旁的松樹一高一低,猶如一大一小兩個童子正在看護著大門。而屋檐上的瓦礫儼然有序,懸于大門上的“岳麓書院”繁體字牌匾清晰可見,盡顯大氣端莊之氣。大門的楹聯寫著“惟楚有才,于斯為盛”八個大字,表現出楚人的自信與才氣,突出了岳麓書院的人才濟濟。從敞開的大門中我們可望見岳麓書院的二門門額,以及二門上隱約可見的楹聯。在紀念幣內外圓形成的環中,上端的中央位置環刊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其下方留白處環刊有紀念幣發行年號“2006”,這樣的設計將主體圖案與紀念幣的國家法定貨幣信息巧妙地分割開來,既突出了紀念幣的主題,又給人一種特殊的視覺效果。
該幣的背面圖案為岳麓書院御書樓,御書樓是岳麓書院最高的一棟建筑。圖案上的御書樓與書院大門一樣也有臺階,兩邊有蔥蔥綠樹。一眼看過去,御書樓檐牙高啄,鉤心斗角,沒有阿房宮那么奢侈糜爛,卻給人一種恢宏大氣的感覺。設計者選取御書樓作為銀幣背面的圖案,足見該樓之于岳麓書院是何等的重要。
在這千年的歷史中,岳麓書院命運多舛,多次經歷戰火,幾度重修,才流傳至今。而岳麓書院千年屹立不倒,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御書樓為書院藏書萬卷,讓學子能找到書中的“顏如玉、黃金屋”,它是書院的精神象征。我能想象登上御書樓后“披繡闥,俯雕甍”,一定是“遙襟甫暢,逸興遄飛。”而在岳麓書院看書會有種“到鄉翻似爛柯人”的感覺。回到紀念幣上,紀念銀幣留白處右邊刊有“岳麓書院·御書樓”的字樣,而左邊標有“10元”面額,表明了國家法定貨幣的身份。“腹有詩書氣自華”,因御書樓本身就散發著一種濃厚的文化氣息,所以紀念幣的設計者最大程度的在幣面上展示了御書樓的原貌,進而呈現了該書院代表性建筑的簡約美。
這枚岳麓書院銀幣的發行,一方面彰顯了岳麓書院的文化底蘊,傳承了優秀的書院精神,另一方面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岳麓書院獨特的建筑之美和它所散發出的人文情懷。(供稿:無錫市金開元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作者:楊星瑩)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