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筑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筑群,也是中國第39處《世界遺產》。中國人民銀行于2011年發行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金銀紀念幣,是世界遺產系列的第三組,含1公斤金幣、5盎司金幣、1/4盎司金幣、1公斤銀幣和1盎司銀幣各一枚,該套紀念幣上的建筑群種類豐富多樣,包括觀測天象建筑、古代國家級祭祀禮制建筑、禪宗建筑、道家宮廷建筑以及佛塔,對該世界遺產進行了全方面多角度的挖掘和展示。
這套金銀幣的背面主題在整體上采用了樣式統一的造型布局,印有篆書東西南北四面的方位圖,平正規整,暗喻地之厚德,主圖外沿幣內緣雕刻的環狀細密裝飾花紋,其形如蓋漫布星辰,兩者結合,形象地表達出中國古代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中國古典建筑構件斗拱和方位圖相互交織,暗喻形而下的器凝聚著形而上的道。一系列具有歷史厚重感的代表性建筑有序法正地安置在畫面中心,畫面形成了一種曲直相交、剛柔并濟的和諧之美。其又和畫面外圍的斗拱和方位圖形成千變萬化,使它在嚴格的對稱布局中又有著靈活多樣的變化,暗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學內涵。此外,金銀幣上的每一座建筑都有一塊石碑,上書“中”字,儒家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道家言“中乃道,守中即守道”,佛家言“善滅諸戲論,諸說中第一”,“中”字貫穿整套金銀幣,不僅串聯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而且以形述神,表達了天地之中建筑群的深厚歷史底蘊。
登封觀星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觀測天象的建筑之一,該套幣中的1公斤金幣就是以登封觀星臺為主題圖案。該觀星臺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和世界現存最早的觀測天象建筑之一,觀星臺以其獨特的價值在世界科技史、建筑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也是見證嵩山“天地之中”的歷史見證。1公斤金幣的畫面比較寬闊,金幣圖案上的觀星臺,精準地再現了中國早期建筑的特征:覆斗形的臺身,凹槽狀的高表,環繞臺體的盤旋踏道,以及向前延伸的石圭。整體布局莊嚴巍峨,反映著中國古人對天的敬畏。左右對稱,體現著對科學觀測的嚴謹態度。向中心內傾的外形呈現出的向上的趨勢,表達著人們對天地宇宙的無盡探求。
闕是中國古代國家級祭祀禮制建筑,在天地之中建筑群中,有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三闕,并稱中岳漢三闕,也是我國僅存的時代最早的廟闕。5盎司金幣選取了太室闕作為幣面圖案。太室闕在民國時期外建有保護房,通常情況下,它深藏閨中,密不見人。此次在金幣上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也滿足了很多普通民眾對它的好奇。金幣畫面中,各立一側的兩面闕墻安適地坐落著,它們跨越近兩千年時空,帶著歷史的滄桑,帶著冷靜的觀察,堅守于中原大地,堅守于中岳廟門前500米中軸線上。貴金屬浮雕特殊的質感,使得闕墻上的細節纖毫畢現,觀者猶如身臨其境。上面作為裝飾雕刻的漢代畫像和石刻漢書,其中既有在先祖心中具有崇高地位的動物圖騰,也有反映漢代帝王生活的風俗畫卷,流露出歷史的厚重與抽象的美學。多層次噴砂生產工藝的運用,也最大程度地還原了這座屹立于嵩山之腳的文化豐碑。
始建于公元495年的嵩山少林寺,有禪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剎之譽,1/4盎司金幣以少林寺山門為主題圖案。畫面設計得古典精巧,在幣面外圍邊緣用中國古代建筑的代表形象斗拱來裝飾,用東南西北小篆字體組成的方位圖來詮釋天地之中的涵義,還綴以形態各異的佛像裝飾造型,畫面中央矗立著代表著少林寺千年文化傳承和歷史滄桑的少林寺山門。少林寺山門,東西張揚伸展的飛檐,敦重古樸的墻體,步步登高的山階,表現了這座千年古剎經歷歷史滄桑后的沉穩與飛揚,把少林文化的兩面性巧妙地張揚了出來。在雕刻手法上也是以拙襯樸,不求華麗,讓現代人更多地體會到其中的傳統古韻。未到少林,已識少林,通過這枚金幣,讓我們共同見證了人類文化遺產與佛教傳播的文明史實。
中岳廟,位于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是五岳中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見證了中國道教千年的發展歷程。1公斤銀幣的主題圖案就是中岳廟,銀幣中央的天中閣曾是明清中岳廟的正門,整體布局與故宮接近,屋檐下縱橫交錯的雕梁斗拱,透視著中岳廟典型的皇宮式建筑所表現的莊重威嚴。只是規模比天安門略小,天安門有五個門洞,而天中閣只有三個門洞,欣賞幣的時候也可以特別注意這個有趣的細節。門額上以楷書寫有“中岳廟”三個大字,剛勁有力,豐潤肥厚。銀幣上的中天閣重檐疊瓦,雕梁畫柱,飛檐凌空,杰閣聯云,隱約可以看見兩只雄偉的石獅守衛殿前,除了建筑本身并沒有加入過多的裝飾,視線所及,視野極為開闊,表現出中岳廟建筑群開闊雄偉的氣勢。
1盎司紀念銀幣的圖案是嵩岳寺塔,其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間,也就是公元520年至524年期間,是嵩山歷史上建造的第一座塔,也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磚塔,在全世界范圍內也不多見。這座舉世無雙的佛塔,塔平面為十二邊形,是我國塔中的孤例。該塔至今已有1500年歷史,歷經多次地震、風雨侵襲仍不傾不斜,巍然矗立,在中國建筑史上具有無上崇高的地位。由于嵩岳寺塔造型有印度阿育王時期佛塔的特色,目前這一時期的佛塔,在印度都找不到了,許多研究印度阿育王時期佛塔的學者和專家必須要到嵩岳寺塔來。
銀幣主體部分的設計比較簡潔。以一個立體細密的輪廓線勾勒出了高聳入云,仿佛一把利劍向天的嵩岳寺塔。塔檐之間間距緊湊,貫通上下兩段門頂半圓狀的塔門及上飾以尖狀的裝飾,以及一層塔身上段仿木結構的裝飾,以及如明珠般的塔頂都清晰可見。欣賞著銀幣上的佛塔建筑,如同穿越歷史迷音,與千年前的北魏高僧對視,一種仰視、敬佩的發自內心的情感油然而生,中國古代的建筑工匠太偉大神奇了,難怪有人稱建筑是凝固的音樂。中國金銀幣的設計師也太偉大神奇了,八角倚柱,門楣佛龕,柔和中略帶曲線的塔身輪廓,凝視其上,仿佛可以聽到幣中傳出的陣陣佛音。
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見證了我們這個古老民族文化的誕生、傳承和發展,所折射的宇宙觀與文化觀是中華民族的自我認同。而我國發行這樣一套體量格局都很宏大的主題金銀幣,背后體現的是現代中國對于民族文化的驕傲與認同。(供稿:裕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李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