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中國人民銀行再次發行珍稀動物系列紀念幣,可見題材之厚重。
1992年發行的珍稀動物(第3組)包括:“羚牛”8克金幣,主題圖案是“秦嶺四寶”之一的羚牛,它也屬于世界級珍稀動物之列。幣畫上,羚牛父子快樂生活在一起,成年公羚牛體形粗壯,生有一對略帶弧度的利角,警惕地站在幼年羚牛邊上為它保駕護航,小羚牛緊緊依偎在父親身邊,滿是幸福感;“白鸛”27克銀幣的主題形象則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的白鸛。銀幣上一群白鸛逐水而居,其中一只單腿立在水草上嬉戲,另一只則飛翔在天空中,一只正作飛行狀的白鸛頸被重點刻畫,優雅的體型,飄逸的飛姿,像一幅天然的藝術品;“雪豹”27克銀幣,表現的是一頭成年雪豹站在海拔數千米山峰的峭壁邊上,寒風凜冽,雪豹緩緩地移動著,仿佛融雪滑落峭壁般悄無聲息,正以非常優美的姿勢回首眺望,最醒目的是它的尾巴,幾乎與身體幾乎等長。雪豹是非常難被人類鏡頭捕捉到的野生動物之一,能夠在方寸之間欣賞它的美麗矯健的身影,也算是一種很幸運的事情了。
1993年發行的珍稀動物(第4組)包括“大熊貓”8克金幣,又是大熊貓,對于金銀幣收藏者來說,這個形象實在是太熟悉了。在野生珍稀動物這個特殊題材中該如何表現大熊貓?設計師想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讓它融入到自然環境里去,讓大熊貓與中國文化韻味十足的松樹共存于同一幣畫中。竹葉竹枝竹樹和大熊貓在一起畫面,我們已經看過很多了,當生性活潑好動的大熊貓拖著笨拙的身體,調皮地爬上松樹,坐在樹干上悠然自得地啃著竹枝,很自然地展現出一幅隱藏著中國文化密碼的自然圖景;“棕熊”5盎司銀幣,則是珍稀動物系列金銀系列項目中唯一一枚大規格幣。該銀幣塑造了一對母子棕熊行走在崇山峻嶺之間的畫面,遠山氤氳,云霧繚繞,近處草長樹深。母棕熊走在前面,看上去體形龐大笨重,身體各部分的刻畫也完全遵循成年棕熊在野外生存的實際情況。小棕熊緊緊跟隨在媽媽的后面,看上去體態較纖細,顯得活潑可愛;“野駱駝”27克銀幣,刻畫的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也是羅布泊地區唯一的大型動物——野駱駝。銀幣上是一頭典型的成年公野生雙峰駱駝,體型精瘦健壯,四肢細長穩健。那一對雙峰小而尖,呈錐形直立,正在沙漠中悠閑地行走著;“麋鹿”27克銀幣上的麋鹿,俗稱“四不像”,是我國特有的世界珍稀動物。麋鹿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曾是“極危級”物種,但經過中國政府的搶救性保護,麋鹿目前已經正式走出瀕危動物名錄“紅皮書”,從瀕危動物降級為珍稀動物,這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銀幣上的“麋鹿”其角似鹿非鹿,頸似駱駝非駱駝,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很形象地映襯了“四不像”之名。
從野生動物的形,來表現自然環境保護理念的神,是這套紀念發行的最重要的人文宗旨。這些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動物,表現的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以及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的一個縮影,經過我國政府和民間組織的卓絕努力,有的瀕危動物已經脫離危險邊緣,有的種群已經開始進入正常繁衍,不過我們仍應看到,還有很多瀕臨滅絕的物種需要我們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保護,只有經過人類共同不懈努力,它們才能與我們共存于這個美麗的星球上。(供稿:裕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李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