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傳身教,萬世師表——欣賞孔子像紀念幣

        中國金幣網 17-06-14 16:02:12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中華乃禮儀之邦,儒家思想則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春秋時期,周王朝禮崩樂壞,諸侯間紛爭無常,偉人孔子有志于重建天下秩序,提倡“仁、義、禮、智、信”,創立儒家學說。他周游列國,言傳身教,與信徒們用一生追求合乎真理的“道”,使儒家思想傳承千秋,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儒學”、“儒家”還是“儒教”,信奉者都尊孔子為祖師,可見孔子冠絕古今的歷史地位。

         

        古代既沒有照相技術,也未流行寫實畫法,留存下來的孔子畫像均乃畫師的想象之作,但正所謂“相由心生”,欣賞不同的孔子像,對孔子的認識就會更多一些,幣面上有孔子像的紀念幣就是這樣一種傳播媒介。

         

        什么是“禮”?在孔子眼中,禮是衣食住行的行為規范,是國民教養的體現,是維持社會和諧的秘訣。孔子對于“禮”身體力行,無論是從事政務,還是待人接物,都一絲不茍,以禮相待。中國人民銀行今年發行的“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8克金幣上鑄有孔子燕居像,此像乃明代所作,展現了孔子謙卑有禮的風范。“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孔子并未因為在家閑居就放松自己,衣食起居皆注重整齊和形象,君子有禮,以示其正。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_CLs-fxqxcnr5293294.jpg

         

        對比金幣中的孔子像與原畫像中的孔子面容,我們會發現金幣中的孔子像在形象上更加端莊,神態中有淡然,有悲憫,更有不卑不亢。

         

        “禮”與“仁”相生相依,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克制自己,遵從規則,禮讓他人,既是仁者。仁者無敵,與世無爭,則天下莫能與其爭。

         

        人們常將“仁義”掛在嘴邊,這也是有原因的:在儒家思想中,仁是道德的內容,而義是表現道德的形式,空有仁,而無義,即是不義。

         

        儒家思想推崇用智慧解決問題,然而智慧并非天生而來,故孔子提倡“學而知之”。孔子又認為:“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智)?”,如果一個人不懂得“仁”的含義,又怎么能算有智慧呢?

         

        “仁”、“義”、“智”是孔子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的重點,他的弟子繼承師業,將道義原則和智慧精神傳播天下,流芳千古。中國人民銀行1985年發行的“中國杰出歷史人物(第2組)-孔子”1/3盎司金幣和今年發行的“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公斤銀幣,都展現了《孔子行教像》,該像源自唐代畫圣吳道子所繪同名作品,以下三張圖中的孔子像,各有千秋。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孔子\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2組)1-3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jpg   

         

        金幣中的孔子正襟而立,一副仙風道骨的外貌,使人聯想到其周游列國,飽經風餐露宿之苦的歷史。畫像背景是孔子授業和孔子乘車周游的情景。

         

        銀幣中的孔子以吳道子作品為藍本,但在雕刻上對神態的刻畫更加生動和細致。畫面背景為孔子杏壇講學和周游列國的畫像石圖案。這枚銀幣在整體設計風格上偏向古風,但在細節上又不流速,是近幾年來的紀念幣佳品。

         

        考察一個人,孔子也有辦法,他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基礎。但孔子也說過這樣的話:“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這并不是反對講誠信和高效的執行力,而是指莽撞沖動,固執淺薄之人。那么相對于“小人”,什么樣的人又是“士”呢?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上矣。”成為“士”,并以“士”的行為準則從事政務,是孔子一貫堅持的原則。中國人民銀行1994年發行的“世界文化名人(第4組)-孔子”27克銀幣,展現的就是孔子為政時的形象,綜合各種資料,可以認定該幣中的畫像為孔子任魯司寇像。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孔子\世界文化名人金銀紀念幣(第4組)27克圓形銀質紀念幣.jpg

         

        孔子在魯國執政時,有齊魯夾谷之會的大功,維護了魯國的尊嚴,使齊國不敢貿然侵略魯國;又有著名的“墮三都”之舉,雖然功敗垂成,但展現出孔子施政的魄力,這說明儒家的創始人并不是一介書生。畫面中,孔子清癯的面容清晰可見,使人聯想到孔子從政時的勤懇和清正。

         

        心系天下,以身作則,這就是孔子,他對于中華民族的貢獻不只是傳道授業,還有在逆境中對道義的堅持,對真理的追求,對民間的悲憫。今天我們紀念孔子,就是在重拾這些我們已經忘卻的“道”。(供稿:吉林省集幣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天羽)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