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風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充斥著俠肝義膽的古典名著《水滸傳》,是一部承載了百代人俠義夢的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該書運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生動的再現了北宋末年“豈知禮樂笙鏞治,變作兵戈劍戟叢”的社會情景,精心刻畫了眾多個性鮮明、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以高超的藝術手法,為中國乃至世界文學長廊打造了一組輝耀千古的草莽英雄群像。
為了銘記中國的古典文學名著,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人民銀行于2009年8月18日發行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一套。該套紀念幣共5枚,包括金幣2枚,銀幣3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該套金銀幣把水滸里人物的忠義精神,以一種全新的形式演繹于方寸之間,不僅創新了原著的表現形式,更增強了英雄人物的社會影響力和感召力。該套紀念幣中的3枚銀幣,分別對“豹子頭林沖”、“花和尚魯智深”和“浪里白條張順”進行了極具藝術性的呈現。
其中的“豹子頭林沖”1盎司銀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及中國傳統紋樣的組合設計,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林沖雪夜上梁山造型(局部彩色),并刊“豹子頭林沖”中文字樣及面額。提起林沖這位“行俠好仗義,為人最樸忠,江湖馳聞望,慷慨聚英雄”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從誤入白虎堂到刺配滄州道,再到風雪山神廟直至到梁山落草。一系列的暗算冤枉造就了銀幣上刻畫的林沖形象。銀幣上的林沖一桿亮銀槍扛在肩上,淺色披風隨風而動。他身著紅襖藍衫,腰扎大帶,腳蹬皂靴,目光堅定,神態凝重,面容滄桑。那決然而去的心理活動在林沖的臉上得到了細致入微的刻畫,只一眼,那份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怨恨憤然便生動的表露了出來。這憤然既有“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的心酸無奈,又有“他年若得志,威振泰山東”的萬般豪情。
環顧四周,是高聳險峻的群山,腳下是崎嶇不平的雪地山路,旁邊是陡峭的懸崖,惡劣的環境和險峻的地形在粗線條的勾勒下徐徐展開。但見“冬深正清冷,昏晦路行難。長空皎潔,爭看瑩凈,埋沒遙山。反復風翻絮粉,繽紛輕點林巒”。連凜冽的寒風都通過林教頭掀起的帽檐,張開的袖口,飄動的披風衣衫,從側面表現了出來,為這位落草英雄平添了一份悲壯。局部色彩的運用讓圖案整體上的藝術效果更為鮮明,極具視覺張力,背景色調則突出了雪天的環境氛圍。林沖的衣著色調偏向沉郁,配以目不斜視,高視闊步的藝術造型,使得這位被迫落草的禁軍教頭依然英氣逼人,威風不減。
該枚1盎司彩色銀幣的設計運用了以實寫虛的藝術手法,外看是雪夜走梁山,但通過對人物神態、動作細致入微的雕琢,實則是通過留白的方式讓觀者體會到林沖落草時復雜的心境,讓這“村墟情冷落,凄慘少欣歡”的畫面蘊含了更為深遠的意境。悲愴中,又見“萬里關山,征夫僵立,縞帶沾旗腳,色映矛戈,光搖劍戟,殺氣橫戎幕。”其對壓迫的反抗精神便于此反映了出來。
這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第1組)“豹子頭林沖”1盎司彩色銀幣,以藝術再創作的方式豐滿了小說的人物形象,讓其變得生動、立體起來。該枚銀幣的發行,不僅受到了《水滸傳》讀者的喜愛,還讓更多的人產生了對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的興趣。想必,這一熔鑄名著精髓的藝術佳品,定會為弘揚中國的古典文學藝術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供稿:天津富泉金銀飾品銷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