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東方圣城”美譽的曲阜,位于山東省西南部,是至圣先師孔子的家鄉。曲阜因孔廟、孔府、孔林而聞名于世。其中,孔廟仿照故宮樣式而建,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極具東方建筑的神韻,因此在“三孔”中尤為突出?讖R是我國四大文廟之一,也是我國三大古建筑群之一,還是我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1994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為紀念萬世師表孔子,弘揚儒家文化,展示中國的世界遺產,中國人民銀行于2017年5月18日發行了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5枚,包括金質紀念幣2枚,銀質紀念幣3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該套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
在這套紀念幣中,我認為150克金幣的背面圖案極具藝術欣賞性,初觀此幣,就會被其間縈繞的一股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所吸引。該幣背面圖案由曲阜孔廟大成殿及孔廟前的萬仞宮墻大門建筑造型共同構成,并刊“曲阜·孔廟”字樣及面額。
背面圖案下方的“萬仞宮墻”,其得名自明代學者胡纘宗,此四字出自《論語·子張》。子貢把學問比作高墻,他認為自己的墻不足肩頭高,人們很容易看到里面有多少東西,而老師孔子的墻有好幾仞高,別人在墻外看不到任何東西。子貢用此語來告訴世人,孔子的學問高深莫測,一般人是無法企及的。因而,胡纘宗就書“萬仞宮墻”于門上,以示對孔子的敬意。后來,清代皇帝乾隆為了彰顯皇室對孔子的敬仰,自己親筆寫下“萬仞宮墻”四字替換了胡纘宗的石額,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石額。
石額上所書的“萬仞宮墻”字跡清晰,配以黃金本色,顯得格外熠熠生輝。而周圍宮墻所顯現出凹凸感,與現實中的墻壁無異,可見現代鑄幣工藝之精湛。而大門前由青石板鋪就的大道,每塊石板都清晰可辨,它們之間的間隔縫隙也一目了然。設計者選用萬仞宮墻的造型作為這枚金幣的背面元素之一,不僅觸發了我們對于宮墻名稱由來的好奇心,更體現了歷代文人及帝王對孔子的尊重與贊揚,進而引起人們對儒家文化的重視與傳承。
萬仞宮墻上方是孔廟的主體建筑——大成殿,幣面上的大成殿在黃金本色的映襯下,顯得莊重典雅,高貴大氣,僅觀其外形,便能深感其厚重的文化底蘊。殿外有雙重護欄,雕梁畫棟,氣勢恢宏,石階上的雙龍戲珠浮雕紋理清晰,凹凸有致,栩栩如生。大殿為雙重屋檐,每層屋頂都勾勒得精細入微,瓦當之間緊致密集。支撐大殿的十根柱子,左右均分,并排挺立,柱上雕琢的玉龍騰飛,似要托起整座大殿向上升騰。加之在殿下裝飾了大片的祥云造型,使整個大殿好像仙境樓閣一樣,更能體現出它的莊嚴氣派,也體現出了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尊貴?讖R擁有豐富的文物資料、悠久的人文歷史、豐厚的文化積淀,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價值。
將孔廟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設計于這枚大規格金幣之上,以黃金的質地襯托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以黃金的本色彰顯這座世界遺產的高貴典雅。這枚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150克金幣承載著孔廟厚重的人文與歷史,其紀念意義和象征意義不言而喻,其收藏價值自是不用多言。它就像孔子的學問一樣,值得我們反復品讀,代代弘傳。(供稿:北京中友友誼金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