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源泉,母親河緩緩流淌,曾孕育出四川地區的古蜀文明。考古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研究消失的古蜀文明,試圖揭開它的神秘面紗。而研究與華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稱中國上古三大文明的古蜀文明,研究三星堆文化是關鍵。
考古學家從三星堆祭祀坑里發現的青銅器等文物,折射出了三星堆文化的高度發達,同時這一發現也推動了將古蜀文明這一神話變成歷史的進程。三星堆遺址的發現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為了紀念這一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重大考古發現,中國人民銀行于2002年7月10日發行了四川三星堆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包括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該套紀念幣中的1/2盎司金幣,其正面圖案為四川三星堆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于1997年10月建成開放,它是一座將原始狀態和現代氣息相融合的專題性博物館。在參觀這座博物館時,我們在很遠的地方便可以望見博物館墻面上雕刻的文物,能夠感受到整個建筑散發著的濃厚的古典氣質。而通過三星堆博物館,我們重新認識了巴蜀文化,證明了長江流域同黃河流域一樣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可以說,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跨出了中國古文明歷史研究的一大步。
該幣的背面圖案為青銅縱目面具。青銅縱目人面像不僅是三星堆出土的眾多青銅面具中造型最為奇特的一個,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縱目人像,有“千里眼”、“順風耳”的美譽。位于幣面中央的青銅縱目面具,大致呈方形,寓意秩序和方正,充分體現出了商代嚴格的等級制度以及神權與王權相結合的這段歷史。自上往下看,青銅縱目面具刻著倒八字形刀眉,使人觀之即能產生一種畏懼感,上古人認為,這種奇特的造型也會使鬼邪遠遠地避開戴面具的人。面具的雙眼斜長,兩個呈圓柱狀向前伸出的眼球看起來十分夸張,頗似神話故事中千里眼的形象。而眼睛兩側的雙耳充分地伸展開來,讓人很快就聯想到了順風耳的造型。
這個面具的鼻子短小似鷹鉤,嘴角微微上揚,顯現出一絲神秘的微笑。它的面容十分猙獰,有種似人非人、似神非神的感覺。青銅縱目面具展現了古蜀先民們栩栩如生的人神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失落的古蜀文明。在面具的周圍,裝飾著饕餮紋和云雷紋。饕餮紋渲染出神秘、肅穆的氣氛,充分體現了古蜀勞動人民所具有的智慧和強大的創造能力。云雷紋襯托著饕餮紋,反映了古蜀人民對于大自然的崇拜。
古蜀文明如同這個青銅縱目面具般神秘,引人遐思和猜想。那脫離實際的抽象藝術背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文明在孕育成長,而最后又如何悄然消失?四川三星堆的發現或許只是挖掘出了古蜀文明的冰山一角,仍有無數的謎團等著人們去解開。這枚四川三星堆1/2盎司金幣的發行,不僅有助于現代人去了解那段失落的古蜀文明,更能激勵一代又一代人去破解古蜀文化的奧秘,去探尋古蜀文明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特殊地位。(供稿:北京中友友誼金行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