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世詠圣人,千古留芳名——賞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150克銀幣

        中國金幣網 17-07-26 16:10:20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曲阜,地處山東省西南部,東連泗水,西抵蘭州,南臨鄒城,北望泰山!扒贰敝钤缫娪凇抖Y記》,曲阜東漢應劭曾解釋道:“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敝艹瘯r期曾為魯國國都,被譽為“東方圣城”和“東方耶路撒冷”。曲阜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故鄉?鬃邮攀罆r享年73歲,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為紀念孔子這位中華民族的萬圣之師,展示中國的世界遺產,中國人民銀行于2017年5月18日發行了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5枚,包括金質紀念幣2枚,銀質紀念幣3枚。其中,150克銀幣的圖案主題為“曲阜·孔林”,其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則選取了孔林萬古長春牌坊建筑景觀,并刊“曲阜·孔林”字樣及面額。

          銀幣背面圖案上的萬古長春牌坊,坐落在孔林的神道上。設計者獨具匠心,不從正面而是從側視的角度,來完整地展示整座建筑的樣貌,避免了正面切入的突兀,更加顯現了它屹立千年而不倒的永恒精神。該建筑為石質結構,有六柱五門五樓,飛檐起脊,三層橫梁,房頂呈瓦垅狀。五座樓連成一體,給人一種莊嚴、不容懈怠的感覺。
         
          孔林,本名“至圣林”,位于山東曲阜城北,孔子及其后裔死后葬在此處,它是世界上延時最久的家族墓地。其墓葬數量之多,規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在全世界范圍內堪稱獨一無二。從孔林的神道中緩緩而行,走到中段會看見一座平地突起的石橋,名曰“文津橋”。過橋北行,一座精致的石質牌坊便映入眼簾,坊額上刻著“萬古長春”四個大字,字體端莊,筆勢沉厚,惹人注目。此牌坊是我國最著名的牌坊之一,也是曲阜現存最大、最精致的石牌坊。整座牌坊氣勢宏偉,造型優美?鬃拥乃枷霘v經兩千年而不衰,深深地影響著后世之人。時至今日,人們仍然吸取孔子思想的精髓。“萬古長青”牌坊正對孔林大門,寓意孔子的思想猶如松柏長青,萬古不衰。這正是對孔子思想最生動的寫照。在萬古長春牌坊前的東西兩側各建有一座碑亭。兩座碑亭分別建于萬歷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雖經幾次重修,但仍然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風格。
         
          從銀幣背面圖案來看,牌坊前方栽有兩棵松樹,仿佛是在默默地守護著這座牌坊。它們給畫面平添了一絲平衡美,使之顯得和諧勻稱,也體現了對孔子的敬仰和贊頌。牌坊的石柱上前后各雕有一條蟠龍。石柱前后用石抱鼓,鼓上有浮雕石獅子,兩側面分別有浮雕龍、鹿、牡丹等圖案。牌坊上雕刻的各種圖案被賦予了不同的寓意!褒垺笔亲畛S玫牡窨虉D案,它不僅是天子的象征,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鹿”與祿字諧音,以象征升官晉爵或高官厚祿。而“牡丹”則表達了富貴、安康、幸福等豐富內涵。此牌坊矗立在神道上,使這條道路更顯得更加宏偉和神圣。
         
          從設計上來看,該枚銀幣從圖案設計到制作工藝都秉承了對璀璨的世界遺產之崇高的敬意,于方寸之間最大程度地展現了中國儒家思想中的中庸、和諧之美。圖案以五座樓中最高的那座樓為對稱點,其余四座樓在其兩側各自成遞減序列排列,整體上體現了對稱美。
         
          牌坊是中華文化的象征之一!八粌H是一種裝飾符號和模式語言,也承載著無數個動人的故事,蘊含著一種獨特的文化精神!惫糯ㄔ炫品挥袊栏竦牡燃壪拗疲仨氂苫实蹖彶槎鳒屎蠓侥芙ㄔ。然而孔林的萬古長春牌坊是一個特例,因為孔子是萬人推崇敬仰的圣人,就連皇帝也對他贊譽有加?粗@枚150克銀幣的背面圖案,我們可以遙想當年這座牌坊乃是為了紀念孔子而建,銀幣上那惹人注目的“萬古長春”四個字,則彰顯了孔子所獲得的至高無上、無與倫比的殊榮。
         
          曲阜孔廟、孔府、孔林建筑群歷史悠久,意義非凡,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象征,具有豐厚的文化積淀和科學藝術價值?鬃幼鳛槲覈糯鷤ゴ蟮氖ト耍涔冎、影響之深,千百年來無人能望其項背。我們衷心祝愿,孔子及其偉大的思想永垂不朽,萬古長春。觀賞這枚銀幣,讓我仿佛穿過了牌坊,走入了孔林,用心去感受圣人的思想,感悟圣人的內心世界。(供稿:北京中友友誼金行有限公司)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