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25日成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中國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位于中國西部的黃河上游。寧夏自古得黃河水灌溉,有“塞上江南”之美譽,是歷史上“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塞。今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迎來了神州共慶的成立60周年慶典,舉辦了盛大的慶祝大會和成就展覽,多方位展現了自治區六十年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為銘記這一重要的歷史事件,中國人民銀行于2018年9月23日發行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3枚,包括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該套紀念幣中的150克銀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美麗寧夏”組合圖案,并刊“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中文字樣及面額。圖案的整體設計簡約流暢,恢弘大氣,在有限的幣面上展現了自治區的卓絕風采。
該幣的背面圖案中,刻畫的正是煥然新生的寧夏之景。幣面的四周群山環繞、祥云縈繞,這天然的云林之地便是世外桃源般的寧夏了。這些都得益于寧夏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推進,寧夏在全國率先實行全區域草原禁牧封育,使得綠色土地的面積不斷擴大,山川土地也由黃變綠。
幣面的左上角描繪了悠然自得地在草原上漫步、吃草的羊群,。正下方,平整開闊的肥沃之地正孕育著新綠,彎彎曲曲向上綿延。右下方的聳立在群山之上的三葉大風車,為自治區的生活建設和人民的美好生活送來了清潔環保的電力。右上方是繁茂的林木,在沙漠邊緣守衛著這方土地,而在天然的湖泊、河流里,都蘊藏著無數的珍寶。這些正是轉型后的寧夏,以農業、畜牧、電力等產業為支柱,建立起來的相對完整的現代農業和工業體系。同時,自治區還積極融入中央“一帶一路”建設,正以開放的姿態走向全世界。
在幣面正上方廣袤無垠的沙漠里,叮當的駝隊正啟程進發。寧夏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塞,其固原地區更是長安至河西走廊最便捷的絲路干道和必經之地。古時,駝隊帶著絲綢等物品去往西域,帶回西方的舶來品,東西方文化在此發生碰撞,并相互融合。如今,駝隊運走的是寧夏人民辛勤勞作的產物,帶回的是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政策扶持。幣面最上方的那一輪冉冉升起的新日,照耀四方,為整個畫面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和光彩。這枚紀念銀幣全面展現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巨大進步和無限希望,彰顯了“雄渾西部風光,秀美塞上江南”的靚麗姿彩。
這枚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150克銀幣的背面圖案所描繪的“美麗寧夏”組合圖,層次分明,畫面生動,整體構圖從近景及遠景,內容豐富卻不雜亂,凸顯出了線條美、延伸感和藝術感,完美地展示了今日寧夏的壯麗景象。這枚紀念幣的發行意義遠遠超越了錢幣本身,在滿足人們鑒賞和紀念寧夏回族自治區六十年大發展的同時,也承載著對未來的展望和美好的祝愿。相信在黨中央的領導和關懷下,在寧夏人民的齊心努力下,新一甲子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必將譜寫出嶄新的輝煌篇章。(供稿:四川匯廣收藏品銷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