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青藏高原》唱出了多少西藏兒女幾百年來的心聲,青藏地區地勢高,多為崇山峻嶺、大江大河,山路連綿幾千里,出行極為不易,使當地居民幾乎與外界隔絕。而青藏鐵路的修建和通車,終于打破了青藏兒女幾百年的困局,使其與外界聯系更加便利。從來沒有任何一條鐵路像青藏鐵路一樣給人震撼和感動。它像一條巨龍一樣,蜿蜒于世界最高的高原之上,穿過戈壁荒漠、沼澤濕地和雪山草原,穿過幾百里的凍土,翻越昆侖山,跨過沱沱河,在藏地曲折延伸,最后到達“日光城”----拉薩。
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央就開始計劃將鐵路修到西藏,周周折折幾十年,期間投入了巨資,克服了無數的難題,終于在2006年7月實現了這一夢想,青藏鐵路實現了全線通車。為了紀念這一重要的歷史事件,中國人民銀行于2006年6月23日發行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其中,1/4盎司金質紀念幣的正面設計,采用了抽象的表現手法,圖案為青藏鐵路線路示意圖及鋪軌機工作圖,并刊國名、年號。設計者以大量的留白,給人天高山遙的感覺,突出了青藏地區地勢高的特點,也暗示了青藏鐵路修建環境之惡劣、過程之不易。橫亙在金幣中央的是一個彎彎曲曲的線條,上面標明的是從西寧到拉薩的鐵路線。這里選取的是青藏鐵路中修建最為不易的一段,僅從金幣上的圖案就可以看出,整段路線節點繁多,高低起伏,曲曲折折,像一座大山一樣。代表著鐵路的金色線條在空曠背景的映襯下顯得高聳入云,既能體現出修建難度之大,又把青藏鐵路像一條神奇的天路這一寓意表達了出來,只用了寥寥之筆,卻恰到好處。線條下方是修建鐵路時的鋪軌機工作圖,從圖案上可以看出工作人員的忙碌。圖案上方曲折的路線和下方筆直的鐵軌形成鮮明的對比。無論地勢怎樣陡峭,鐵路一定要修建得平穩和堅固,“鋼釬打不進,人也要扎根”,正是青藏鐵路修建者的這種鋼鐵般的意志和精神,青藏人民百年的夢想才得以實現。
金幣的背面采用了近景特寫的設計手法,選取了青藏鐵路重要節點之一的昆侖山隧道作為主圖案。這段隧道也是青藏高原凍土區長度第一的隧道。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昆侖山是神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它與天相接,普通人畢生也到達不了。從圖案上可以看出,鐵路曲折延伸進了黝黑的隧道,一眼看不到盡頭,可見隧道之長。隧道的旁邊飄著幾朵云彩,可見海拔之高,在這種地方要修建可承重幾十甚至上百噸火車的軌道,此前還沒有人嘗試過。為了攻克這些難題,鐵道部調撥上億資金,組織了許多專家和有經驗的鐵路工人,借鑒外國大型工程的技術和經驗,終于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上修建了跨越凍土層最長的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的成功修建無疑是人類鐵路建筑史上的偉大壯舉,它獲得了“最高的高原凍土地道”、“海拔最高的火車站”等多項桂冠。它是一條經濟路,對于西藏地區的發展意義十分重大;它是一條政治路,有利于加強我國國防建設、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它更是一條文化路,增進了藏族文化和其它文化的交流和學習,可以說是意義非凡。而這枚青藏鐵路全線通車1/4盎司金幣的發行,也是對成功修建青藏鐵路的工作人員的表彰,他們的毅力、頑強和奉獻精神值得永久銘記和發揚。(供稿:唐山中金金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