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總有一些事物的魅力經久不衰、歷久彌新,穿越千年反而愈加有韻味。坐落在岳麓山下的岳麓書院就是這樣的一種存在。它是儒、佛、道三教的圣地,更是讀書人的圣地。古往今來,有無數的文人墨客在岳麓書院學習,并留下了墨寶和膾炙人口的篇章,這也是岳麓書院能發展到今天的原因,可謂是生有涯而知無涯。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岳麓書院正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為銘記中國的著名書院,傳承經久不衰的書院文化,中國人民銀行于2006年4月18日發行了千年學府——岳麓書院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該套紀念幣的正面圖案均為岳麓書院大門,并刊國名、年號。其中的1盎司銀幣背面圖案為岳麓書院御書樓,并刊“岳麓書院·御書樓”中文字樣及面額。
該枚1盎司銀幣正面圖案的布局采用了內外圓的結構,層次分明,既可以突出重點,又顯得十分美觀。內外圓形成的圓環中標注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字,并刊有年號--2006,簡約莊重而又不失大氣。內圓里則是岳麓書院的大門圖案,一眼看去,用繁體字書寫的“岳麓書院”四個大字最為奪人眼球,筆法遒勁有力,富有文化氣息。接著便是門前的那副對聯:“惟楚有才,于斯為盛”。這是清代嘉慶年間任岳麓書院院長的袁明曜所作,一聯四言、八字,再用正楷寫下,卻是充滿自信、氣勢非凡。圖案中沒有太多絢麗多姿的色彩,有的卻是滿滿的文化氣息。在整幅圖案中,白墻青瓦占幅最大,仔細看去牌匾旁邊還掛了兩個具有復古氣息的燈籠。大門外鋪滿青磚的地面上有兩棵造型優美的景觀樹,淡雅卻不失韻味,僅僅一個大門就散發著古樸與文學之氣,難怪岳麓書院令無數的文人向往之。
銀幣的背面圖案是岳麓書院的標志性建筑----御書樓,御書樓幾乎占滿了整個幣面,只在右下角刊“岳麓書院·御書樓”中文字樣,如此的設計,既突出了主體,又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乃是用心之作。只見御書樓是一座二層的建筑,有著二層三檐歇山式屋頂,采用的是宋代的建筑風格,頗具歷史氣息。二樓上的“御書樓”三個大字,古香古色;周圍則是蔥郁的古樹,將御書樓包圍,環境幽靜,可謂是潛心讀書的風水寶地。
御書樓的整體設計給人一種莊嚴神圣之感,但是卻不呆板。整座御書樓威嚴大氣,寫有“御書樓”三個字的牌匾也是方方正正地安置在第二層樓的中間,門窗也是端端正正、亮亮堂堂的。而那樓層上的四個角則是其中的一抹亮色,乍看去,像是齊頭并進的帆船,定睛一看又像是四只展翅翱翔的雄鷹,富有生機與活力。這樣的設計給人一種嚴肅又不失活潑之感,既有做學問該有的一絲不茍,又有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這枚千年學府——岳麓書院1盎司銀幣的設計,通過選用書院大門、御書樓等岳麓書院的代表性事物作為主圖,較好的詮釋了主題,同時也使這枚紀念幣富有歷史氣息,充滿文化韻味。該枚銀幣的發行,不僅能讓我們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走進岳麓書院,走進它的歷史,更讓我們在觀賞的同時接受到了中國書院文化的熏陶。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我們應該學習古人那種生有崖而知無涯的求學精神,并將之付諸實踐,讓中華文化在傳承中不斷向前發展。(供稿:四川匯廣收藏品銷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