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華夏文明的發展脈絡,工匠是大國發展的必要因素。國之大,浩浩蕩蕩;工匠之細,精益求精。在充斥著喧囂、浮躁、功名的時代下,沉穩、細致、踏實的工匠精神就像活水,激起一圈圈漣漪。躁動的心需要沉潛,工匠魂隨之被喚醒。所謂工匠:“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以生命做紐帶,世世相傳承的工匠精神自然有其強大的包容力,不斷更新其內涵,并為時代所召喚與時代相融合。千千萬萬的匠人心正在指引,編織著我們的中國夢。
為傳承和弘揚大國工匠精神,銘記我國歷史上的著名匠人,中國人民銀行于2018年8月8日發行了中國能工巧匠金銀紀念幣(第1組)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2枚,包括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該套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其中,15克銀幣的背面圖案為樣式雷作品——北京正陽門箭樓立樣及其大木立樣的組合設計,并刊“中國能工巧匠·樣式雷”中文字樣及面額。
在十七世紀末,一個南方匠人雷發達來北京參加營造宮殿的工作。因為技術高超,他很快就被提升擔任設計工作。從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中間的200多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宮殿、皇陵、圓明園、頤和園等都是由雷氏負責設計和建造的。這個世襲的建筑師家族被稱為"樣式雷"。
整個銀幣背面圖案由樣式雷的代表性作品組成,銀幣上方刊有“中國能工巧匠·樣式雷”中文字樣。圖案的右側是北京正陽門箭樓,左側是其大木立樣,一前一后、一遠一近、一明一暗相得益彰,給人以強烈的畫面感。近處的正陽門箭樓更是能夠清晰地看到箭樓兩端的的設計,既對稱而又有靈活的變動,整個建筑看起來嚴謹而又不死板,中心突出,體現了“居中而尊”的設計理念,形成統一卻主次分明的整體。樣式雷的建筑物臺基、瓦頂、柱枋、門窗、以及床榻桌椅均以其立樣的比例嚴格建造。銀幣中箭樓的花紋、雕刻等設計均是清晰可見,使人感受到其建造之精細和銀幣雕刻之精美。箭樓的造型不僅獨具東方之美而且還包含著現代建筑的元素,足見其建筑的包容性,雖是磅礴大氣之物,卻全然不失細膩精美。
戰亂年間,我國的傳統建筑時常遭到破壞。在此期間,雷氏家族還從事了大量古建筑的修復工作。可以說,是雷氏子孫八代的孜孜不倦和刻苦鉆研,才有如今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樣式雷作品。如若沒有一開始制作的立樣和嚴格要求的比例,又何來如今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國粹。足見,這其中工匠精神的嚴謹傳承和歷久彌新。
不管是交相輝映的畫面,還是精美大氣的箭樓都能讓我們感受到這枚紀念幣所要傳達給我們的工匠精神,使我們感受到時代最渴望的東西。
該枚中國能工巧匠(第1組)15克銀幣通過展示樣式雷的立樣,意在向兢兢業業的雷氏工匠們致敬;意在謳歌那一件件精美大氣的樣式雷建筑和像雷氏一樣的工匠們。它的發行更多的是為了激起人們心中那份封存已久的工匠情懷,這也正是我們當下社會所需要的。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技藝的道路上,我們還需砥礪前行,為實現民族的復興而奮斗!(供稿:北京中友友誼金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