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個民族56枝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每當我們唱起這首歌曲時,總會感受到濃濃的民族情誼。我國地域遼闊,漢族是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的民族,而在不同地域還生活著許多的少數民族同胞,各民族語言和生活習慣雖有所不同,但是我們相親相愛,親如一家。在這些少數民族中,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它最先是一個部落的名稱,在公元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諸部后,“蒙古”就由原來的部落名稱成為民族名稱了。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中國的統一,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內蒙古自治政府于1947年5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并建立了內蒙古自治區,它也成為了中國建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2007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為了更好地銘記這一重要的歷史事件,中國人民銀行于2007年4月25日發行了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1枚。
該套金銀幣中的1/4盎司金幣,正面圖案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和“2007”年號,主圖案由蒙古族勒勒車車輪、蒙古包圓頂及祥云等元素構成,雕刻的層次感很強,具有很強的代表性。說起蒙古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蒙古族居住的帳篷。內蒙古人為游牧民族,生活起居很不穩定,所以這種移動的蒙古包就成了他們的家。當然,如今隨著經濟發展,他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大多數人都住進了樓房,但蒙古包作為傳統建筑,如今還能經常看到。
蒙古族勒勒車又叫大轱轆車,是內蒙古人民根據當地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慣制造的重要交通工具。從金幣圖案上看,勒勒車車輪占據了整個幣面,車輪輻條輻射向四面八方。細看,這個車輪的造型,同時也是蒙古包圓頂的外形,體現了設計者的巧思和創意。
再看幣面上那環繞在車輪四周的8朵祥云,線條柔和,飽滿而富有立體感,給人一種別致的美感。這些祥云代表著吉祥如意,也體現了蒙古民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仔細端詳祥云的圖案,它又好像是羊頭,顯得十分卡通和可愛。傳統的蒙古族人民在游牧生活中,與馬兒、牛群、羊群為伴,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無論是蒙古包、勒勒車車輪還是祥云圖案等,都體現著內蒙古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濃濃的民族文化氣息。
該幣的背面圖案為蒙古族女青年迎賓圖,并刊“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紀念”蒙、漢文字及面額。圖案上,身穿蒙古袍、頭頂蒙古帽、扎著蒙古族特有發式,面帶笑容的年輕女性正在敬獻哈達,顯然是在歡迎賓客的到來。哈達是蒙古族的一種絲織品,用于社交,表示對尊貴客人的敬意。都知道蒙古族人民是非常好客的,凡是有遠方的客人到訪家中,他們會從早上開始就準備牛肉、羊肉、手抓飯等蒙古族特色的飯菜,再拿出純正的馬奶酒招待客人。圖案上蒙古族女性右手拿著的碗中,盛的應該就是馬奶酒。她的帽子、衣服上繡著精致的花紋,整個幣面圖案顯得栩栩如生,不僅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好客之禮,還讓我們為蒙古族人民精巧的手工藝術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所嘆服。
經濟在發展,社會在發展,民族也在發展,但是一些民族傳統習俗是改變不了的,我們能改變的就是搞好民族關系,重視少數民族的文化建設及發展,熱愛我們國家的各個民族,使各民族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此枚紀念金幣的發行,不僅用國家法定貨幣的形式記錄下了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這一歷史事件,還向我們展現了內蒙古自治區的民族文化,讓我們更加堅定信念,與各民族共同攜手,一起走向繁榮昌盛的美好未來。(供稿:山東方成收藏品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