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風踏浪斗惡龍,蕩盡天下不平事。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第2組)5盎司長方形銀幣取材于神話故事“哪吒鬧海”。這個故事最廣為流傳的版本來自于明代古典小說《西游記》和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書中講述,哪吒為托塔天王李靖之子,太乙真人之徒,生來不凡,與小伙伴在海邊嬉戲時恰巧碰上東海龍王三太子肆虜百姓,為禍一方。小哪吒挺身而出勇斗惡龍,大鬧龍宮水府,拯救百姓于苦難。小說作者借助這個神話故事,表現了對封建強權者的憤怒,也表現了哪吒嫉惡如仇、不畏強權的勇者義俠精神。
“哪吒鬧海”的故事在中國流傳甚廣,影響深遠,很多民間藝術都以此為題材,通過多種形式加以表現。其中,上海電影制片廠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創作的動畫片《哪吒鬧海》,至今仍被奉為經典作品。“哪吒鬧海”5盎司彩銀幣顯然是借鑒了這部經典動畫片的動漫化藝術語言。既有令人叫絕的藝術想象,也有感人深邃的智慧呈現,既體現了純真的童心,也不失為成人的寓言。
在這枚“哪吒鬧海”5盎司彩銀幣的左側畫面中,東海龍王張牙舞爪地撲向身材嬌小的哪吒,而畫面中央的哪吒左手持乾坤圈和混天綾,右手握火尖槍,腳踩風火輪,正劈波斬浪地與龍王鏖戰。為了突出表現這場正邪大戰的精彩性,設計師將東海龍王的惡龍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只見它的龍軀修長卷曲,龍眼突出,長須四爪赫赫威風,尤其是那張血盆大口正沖向哪吒,似要噴出沖天水柱攻擊哪吒,又似欲吼出震天巨響震懾哪吒。我想,當哪吒遇到如此強敵時,一定會迸發出無窮的力量,與惡龍殊死一搏。細觀幣面,讓人感覺到一種風生水起吞吐天地的浩蕩氣象,畫面內容既具有戲劇沖突,又有著強烈的視覺沖擊感。
設計師在哪吒的動作設計上也是傾向于夸張幽默的戲劇化打斗風格,將哪吒性格中單純直接、嫉惡如仇的一面準確地表現了出來,也比較符合典型的動漫化藝術風格。哪吒與東海龍王,雖然形象不同,但是通過對他們表情的細致刻畫,可以讓人很直觀地體會出他們的性格:哪吒俊朗清秀,目光如炬,神態間充滿正氣;而惡龍卻眼帶狡色,面目猙獰,正因為運用了這種正邪形象強烈對比的設計手法,使得兩個人物的心理變化被表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藝術技巧還是情感傳達,都使該幣更具藝術魅力。
設計師對于色彩的絕妙運用,使觀者如同在欣賞一部精彩的視覺大片。這枚彩銀幣以局部小塊面上色為主,使畫面上無論是色彩還是人物的特點都顯得非常生動。整幅畫面采用了比較單純的色彩,哪吒的紅色占據了相對大面積的色調,以熱烈的紅色調來表現哪吒,大紅的混天綾,橙紅的肚兜和風火輪、粉紅的乾坤圈,白色的肌膚,形成了強烈的色調對比,而且色彩過渡得簡潔放松,體現了彩色移印工藝在這枚幣上的靈活運用。而惡龍則以綠色為主色,暗綠的龍軀,亮綠的龍爪龍尾,再加一點暗黃和紅褐色,與哪吒的紅色調形成鮮明反差,一暗一亮色彩對比強烈,使畫面更有色彩沖擊力,人物的性格、人物的精神狀態,均通過色彩的合理搭配自然地表現了出來。畫面中激蕩翻涌的浪花,也是非常重要的裝飾物,既展現戰斗場面的激烈,也表現自由空靈的神話意境,設計師用很細密的線條勾勒出的浪花,細密而柔美,簡潔而生動,在明艷的紅與沉郁的綠之間形成了優美精巧的色彩過渡,整個畫面既有大的色彩對比,也有小的色彩變化,每一處色彩的運用都可謂是獨具匠心。
最后是“哪吒鬧海”彩銀幣雖然筆墨大體來說細膩簡單,但是卻把“哪吒鬧海”這個神話故事中表現的思想精神和美學態度表現得完整淋漓,有一種很理想化的趣味性和幽默感在里面,讓人很容易被哪吒這個人物的純真善良和勇敢正直所打動的同時,也能產生更加深層次的思考。
在中國神話故事中,哪吒的人生經歷跌宕起伏,生于權貴之家,天生叛逆,從人到神的成長,從熊孩子到神話英雄的轉變,他在強權中廝殺,在理想中堅持。“哪吒鬧海”5盎司彩銀幣特意選擇這個人物轉變過程中的關鍵情節和高潮場面,將這個人物最經典的性格特點凝聚于幣面之上,具有很高的教育參考價值。(供稿:裕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李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