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是歷史最為悠久的佛教藝術寶庫,它博大精深,美輪美奐,達到了石窟藝術的巔峰,是當之無愧的藝術珍寶,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它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以塑像和壁畫聞名于世,為人類研究歷史和古代的文化藝術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雖經歷經動蕩和風化,但敦煌石窟依然保存良好。
為了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石窟藝術瑰寶,弘揚中國的佛教文化,中國人民銀行于2001年5月15日發行了中國石窟藝術(敦煌)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5枚,其中金幣3枚,銀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該套紀念幣包含了一枚5盎司金質紀念幣,該幣的正面圖案為敦煌九層樓主景,并刊國名、年號及“中國石窟藝術·敦煌”字樣;背面圖案為初唐舞樂圖及面額。畫面由設計者精雕細琢而成,整體上惟妙惟肖,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染力,體現了設計者高超的藝術水準。
5盎司金幣的正面圖案中,一座高大的建筑巍然矗立,雄偉壯觀,它就是敦煌石窟的標志性建筑——敦煌九層樓。它依山而建,和周圍的石崖連為一體,兩側的斷崖高低起伏,連綿不斷,這也正寓示了九層樓建造的艱辛,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它是敦煌石窟的象征。該樓整體呈塔狀,高度和崖頂幾乎相平,頂部呈尖形,高聳入云,從上往下逐漸變寬,根基深厚。每一層都飛檐玲瓏,并且由幾個拱門組成,里面供奉著大佛雕像,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樓體的旁邊有一顆松柏,枝葉繁盛,像是在微笑,又像是在述說敦煌石窟的前世今生。敦煌九層樓體現了古代人民建筑技術的精湛,簡直巧奪天工。該樓歷經幾次重建,見證了多個朝代的更替。
金幣的背面圖案是兩個裊娜多姿的初唐舞女,她們是敦煌石窟的造像之一。她們相對而舞,舞姿優美,形成對稱。畫面看上去靈動活潑,生動傳神,營造出了一派喜氣祥和的氛圍。幣面上,這兩位舞者高束發髻,頭戴寶冠,面部圓潤俊秀,溫柔典雅,身材豐盈,穿著絢爛多姿的舞衣,衣褶線條流暢優美,露出了衣飾下的潔白肌膚。此刻,她們在手舞足蹈,跳得正起勁,完全沉浸在了這歡樂的氣氛當中。看,她們單腳立于圓毯之上,另一腳正配合著舞姿懸空,舒臂展肢,旋轉跳騰,姿態翩躚。她們手中的彩帶凌空飛揚,腰間的裙擺隨風飄蕩,身子自由搖擺,不斷變換著身姿,看上去賞心悅目。雖然圖案上沒有樂隊的設計,但我們似乎能聽到那宛轉、悠揚、動聽的樂聲。此刻,相信觀賞者的一切煩惱和憂愁也都會拋至九霄云外,留下的只是愉悅的心情,讓人不禁想放聲高歌,來配合這優美的舞姿。
舞樂是盛唐時期的藝術文化之一,觀賞舞蹈表演是人們藝術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時它也是當時國富民強、政通人和的外在體現。唐朝時期,文化藝術空前的繁榮,舞蹈表演達到了極致境界。初唐舞樂匯集了歷朝歷代舞蹈的優點,又兼收了國外和少數民族舞蹈的精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它氣勢磅礴,場面壯觀。人們載歌載舞,歡度盛世。透過這枚金幣的圖案,我們也能一窺當時的盛況。
該枚中國石窟藝術(敦煌)5盎司金幣,通過九層樓的建筑和石窟上的初唐舞樂圖,將敦煌的石窟文化內涵完美的展現了出來。敦煌石窟就像是歷史的一面鏡子,它通過一系列的佛教造像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現了古人追求自由、幸福的心理,同時,它對于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和文化,也有著極大的價值,值得我們現代人去發揚和保護好它。(供稿:天津富泉金銀飾品銷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