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收藏者都喜歡收藏錢幣和郵票,它們素有“國家名片”之稱。世界各國都習慣把自己國家經濟、歷史、文化等方面,最值得驕傲和紀念的內容通過錢幣和郵票展現給全世界。它們是見證不同歷史時期發展變革的一種載體,同時,錢幣和郵票也是一種藝術,它們通過精致的畫面,生動形象地反映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姿多彩的錢幣和郵票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能夠傳遞出大量的信息,對我們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幫助我們汲取精神食糧,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
在2008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舉辦之際,為弘揚和傳播中國的錢幣、郵票文化,紀念博覽會的召開,中國人民銀行于2008年10月23日發行了2008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銀質紀念幣1枚。該枚銀質紀念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該枚1盎司紀念銀幣的設計思路獨特,圖案內涵豐富。首先我們來看紀念銀幣的正面圖案,最中間略微凹陷進去的地方印刻著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的會標圖案。會標上,一張小小的郵票與代表地球的圖案組合在一起,居于中心的位置,寓意著郵票可以連通世界各地,功能強大。會標圖案的周圍有許多小圓點,這些圓點象征著錢幣。而其中的一些半圓形圓點與幾根分割線結合在一起,勾勒出了郵票的部分輪廓,點與線的結合自然流暢、賞心悅目,突出該紀念幣以錢幣、郵票為表現主體的創作意圖,同時也彰顯出了該銀質紀念幣的紀念主題。
相比于正面圖案,這枚銀幣的背面圖案則更加考究,奇特而富有創意的圖案組合很是吸引人的注意力。仔細觀之,左半邊是西方古文明時期,代表著古羅馬時代的錢幣圖案。錢幣上印刻著古羅馬當時最具代表性的運動--斗牛比賽的場景,下方還印刻著“ROMAN”的英文單詞,意為“羅馬”。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古羅馬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在那個時期國力也十分強盛,在歐洲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它還是西方諸多文明的發源地。選取該圖案作為紀念銀幣的背面圖案,可以說是非常恰當,不僅表明了世界錢幣歷史的悠久,也體現這枚博覽會銀幣的國際性,以及錢幣之于歷史的重要意義。
右半邊選取的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的錢幣圖案。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的統一,就是在秦王朝時期實現的,中國從此有了統一的文字及貨幣。右邊錢幣的圖案上,方孔銅錢的周圍印刻著漢文”半”字的小篆,體現出了中國錢幣悠久的發展史以及獨有的文化特色。左方的古羅馬錢幣和右方的秦王朝錢幣在這一枚小小的紀念銀幣上完美地結合了起來,整體上形成了一個外圓內方的方孔錢,既對比鮮明又無比和諧。它是中西方錢幣文化的一次絕妙碰撞,不得不贊嘆設計者新穎的構思以及巧妙的構圖。這枚設計精美的銀幣既體現了我們對歷史的銘記、文化的傳承,同時也寓意著中西方文明之間的不斷交流和學習,非常貼合錢幣博覽會“開放、交流、薈萃、傳承”的主題。
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是一場國際性集藏交流盛會,面向的是全世界郵票錢幣的收藏愛好者以及各界風雅人士。該枚2008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1盎司銀幣通過融貫中西的設計,充分展現了中國對于不同文化的包容態度,我們愿以開放、友好的姿態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進行積極的交流,也許這也是該枚博覽會銀幣發行的意義所在。(供稿:天津富泉金銀飾品銷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