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場點兵,塵囂滾滾,裝甲雄獅擺出堂堂之陣。萬里無云,利劍出鞘,空軍編隊直刺藍天——最近,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成為社會關注熱點,老百姓對閱兵中展示的解放軍最新裝備和檢閱形式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威武之師,面貌煥然一新,裝備如虎添翼,不自量力者觀之,豈能不膽戰心驚?
欲成王者之師,必有仁義之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不但完成了解放祖國的軍事重任,更在國內建設、抗震救災等非軍事任務中力挽狂瀾。今年發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50克金幣,就表現出人民子弟兵不畏艱險,救民于萬難的感人場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上個世紀末至今,中國發生過多起重大自然災害,比如1998年爆發的特大洪水、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3年的雅安地震等等。天公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但子弟兵以拯救天下百姓為己任,總是在最危急的時刻,第一個出現在最危險的地點,為人們帶來堅持抗災的信心。
這枚金幣的構圖方式值得我們借鑒:設計師采用了“以點帶面”的設計手法,將各種解放軍戰士的救災場景融合在一起,用一點一滴的情景描繪、動作塑造以表現這支軍隊所面對的種種錯綜復雜的救災支援任務。把很多看似毫無關聯的意象組合在一起,通過這些意象內在所包含的共同點來達到表達藝術思想的目的,是表現重大主題的上佳之選。
從構圖來看,整個畫面由遠及近,由一條S型曲線延展開來,將不同時間、空間發生的不同事件以及軍人形象串聯在一起,在意象表述中暗示我們,構成S型曲線的解放軍戰士,是一道血肉之軀筑成的不朽長城,象征著中國人民解放軍作為民族脊梁的重要意義。
欣賞完整體,再看細節。眼前,幾位解放軍肩扛沙袋,在漫漫洪水中艱難前行,那場世紀末的浩劫至今令人歷歷在目,而在所有受災群眾的心中,在洪水中屹立不倒,用身軀組成河堤的解放軍戰士是他們唯一可依靠的親人;畫面中間,斷山裂谷,殘垣遍地,子弟兵們手抬肩扛,救死扶傷,挪開一塊塊殘磚和斷梁,發掘可能存在的傷者,正是他們在道路斷絕的情況下,毅然決絕,或在迷霧中跳出機艙,或在余震不斷的山路中前行,奇跡般出現在絕望的民眾面前,給人們堅持的信心;遠方,天空中出現兩架直升機,它們提高了解放軍抗震救災的效率,隨著我軍裝備和訓練的全面發展,越來越先進的救援設備和專業的救援手段,將減少解放軍戰士們的流血和犧牲。
這枚金幣中的群像雕刻,同樣使人印象深刻:由遠及近,人物的刻畫從印象之美到纖毫畢現,猶如英雄從群像剝離,還原于生活。我們應該意識到,這些身著軍服的年輕人,平時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但在偉大精神的感召下,能夠有組織,有紀律地完成同齡人難以想象的重任,這件事本身就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嶙峋山巖、滔滔洪水以及眼前解放軍戰士堅毅的面容,質感硬朗的線條,加強了畫面的表現力,使人產生睹物思人之感慨。(供稿:吉林省集幣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