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經歷曹家由盛而衰的過程,由貴公子變為寒士。家境衰敗,他創作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哭成此書,書未成,芹為淚盡而絕。他是一代文人,鑄就了世界經典的文學作品。他正是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紅樓夢》的作者。早年在江寧織造府他曾是富家子弟,雍正元年,家中敗落,歷經多年艱辛,創作不朽的作品——《紅樓夢》。
2015年是曹雪芹誕辰300周年,為了紀念這位中國偉大的古代文學巨匠,中國人民銀行于2015年9月23日發行了曹雪芹誕辰30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1/4盎司金幣的正面,主體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其背面圖案為曹雪芹像,并刊“曹雪芹誕辰300周年”字樣及面額。雖然在歷史上曹雪芹的詳細樣貌無從考證,但據相關記載,曹雪芹“身胖,頭廣而黑”。在南京大行宮與長江路交匯處有曹雪芹白玉像,高達兩米,曹雪芹的形象被塑造得豐滿而偉岸。而此枚紀念幣圖案中的曹雪芹像,并沒有像以往的古人畫像和雕像那般神采奕奕,他表情凝重而嚴肅,也許這正是對他一生經歷的真情流露。正如他說的那句話“試問天下人,誰能解我味”。紀念幣圖案上的曹雪芹,面部消瘦,眉宇憂傷,這樣獨具匠心的設計,如此真實的展現了一個歷經風霜的老人形象。似乎要告訴我們,他是文人,在訴說紅樓的興衰,他是作家,在書寫時代的縮影。
1盎司銀幣的背面,主要圖案為曹雪芹紀念館景觀與線裝書籍造型的結合,并刊“曹雪芹誕辰300周”字樣及面額。我們知道,在北京,南京均設有曹雪芹紀念館,1997年為紀念曹雪芹先生,又曾在他的祖籍遼陽設立了曹雪芹紀念館。該枚1盎司銀幣的圖案,將紀念館和線裝書籍巧妙的安排在同一畫面中,而該紀念館為清代四合院建筑,風格裝修和展覽呈現文人書齋風格,線裝書籍的上方,“紅樓夢”幾個大字赫然在目,很容易讓觀賞者將作者的一生和《紅樓夢》相通相合。再來看圖案中那棵古樹。這棵老樹應該是百年以上的歪脖老槐樹,它的樹干干枯,但卻枝繁葉茂。此樹也是因曹雪芹祖籍香山地區的百姓,對曹雪芹住處有著“門前古槐歪脖樹,小橋流水野芹麻”的描述而種植的。通過還原其故居的布局來紀念曹雪芹,我想再合適不過了。
曹雪芹的一生因《紅樓夢》為我們所知,一生一夢曹雪芹,他經歷了從繁榮到貧困的轉折,深感世態炎涼,為后來創作《紅樓夢》打下基礎,從而讓他遠離官場,無視權貴,就如同圖案中的畫像,傲然不屈。有人說曹雪芹是《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作家的創作往往帶有自傳的色彩,可是曹雪芹眼中那抹憂傷又有誰能夠體會?不管來源于藝術論還是后世加以討論,曹雪芹留給我們太多的未知和謎團,《紅樓夢》無可替代,它的作者流芳千古。
這套紀念幣的發行,充分將曹雪芹的一生通過現代鑄幣工藝和優美的設計展現了出來,觀賞價值與收藏價值同在。它不僅是對一個名人的回味和探索,更體現了幾千年的歷史帶給我們的文化和意義。這是一本著作的傳流,是一個名人的一生,是一個時代的背影,讓我們在銘記曹雪芹的同時,更加感受到歷史給我們帶來的深遠內涵。(供稿:無錫市金開元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作者:楊星瑩)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