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戲劇一直都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京劇更是被譽為中國的國粹。而在戲劇的創作上,自古也是人才輩出,而能夠以“臨川四夢”聞名于世的湯顯祖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可見其在戲劇史上的地位之高。為了紀念這一位偉大的戲劇家,傳承中國的戲劇藝術,中國人民銀行于2016年8月30日發行了中國古代戲劇家(湯顯祖)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幣共3枚,包括金幣1枚,銀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其中,150克銀幣的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湯顯祖塑像、“臨川四夢”書稿、古戲臺,配以玉茗花、文昌橋、湯顯祖紀念館大門建筑等造型組合設計,并刊“中國古代戲劇家湯顯祖”中文字樣及面額。
銀幣背面圖案上,那個站立的身影正是湯顯祖存世的塑像,他眉宇之間的英氣以及略顯滄桑的面容,將湯顯祖本人大文豪的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右手持筆,左手持卷,一襲青衫遺傲然立,雙目凝視遠方,似乎正在構思戲劇的情節。湯顯祖出身書香門第,34歲中進士之后進入仕途,那時的他英姿勃發,想要干出一番事業。然而,官場黑暗,他又不愿與人同流合污,無奈只得退出仕途并潛心于戲劇及詩詞的創作。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是因為官場不得意,才成就了他這位偉大的戲劇家而流芳百世。從他的塑像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何等的從容、淡定。
就在塑像的一旁,刻有“臨川四夢”四個大字,這四個字簡明扼要地概括了湯顯祖戲劇創作中最有代表性的四部作品。而“臨川四夢”的書稿則整齊地擺放在這四個字的下方。“臨川四夢”是《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四劇的合稱。這四部作品不僅為中國人民所喜愛,它們還作為世界戲劇藝術珍品傳播到英、日、德諸國。
幣面上除了湯顯祖塑像和“臨川四夢”書稿這兩個主體圖案之外,還有古代的戲臺、玉茗花、文昌橋和湯顯祖紀念館大門建筑作為襯托,使得整枚銀幣的構圖十分豐富,其戲劇文化的氣韻也更足。其中,古戲臺古樸典雅、古色古香,它是古代進行戲劇表演的舞臺,想必湯顯祖的作品也時常在這個戲臺上演繹。戲臺下方,盛開的玉茗花將湯顯祖的塑像圍繞起來,可以猜想湯顯祖生前一定對這種花喜愛有加。
玉茗花其實還有一個更廣為流傳的別稱曼陀羅花,作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的玉茗花不僅生得美艷無比,而且四季常青,花皙白如月,別有神韻。關于玉茗花和湯顯祖微妙的關系,有幾句詩文足以證明,其曰:“玉茗花開,湯顯祖來。臨川四夢,史冊永載。”至于文昌橋與湯顯祖,說起來就更有一段歷史淵源了。文昌橋至今仍是撫州城區的標志性建筑,它建于南宋乾道年間,距今已有將近九百年的歷史了。對于這座石橋,湯顯祖也是不吝筆墨的贊譽,寫有詩云:“獨上飛梁俯白沙,逢君吐屬自清華。……游鯈未厭臨秋水,余論時能借五車。”說起湯顯祖和文昌橋之間的情意可以說也是一段佳話,他曾兩次為重修文昌橋做出過重要貢獻,只是如今古橋依在,不見當年人。再來看圖案上的湯顯祖紀念館大門的建筑,它一瞬間把我們的思緒從古代拉回到了現代,其仿古的建筑造型也與幣面上的其它元素相契合,融為了一體。
湯顯祖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偉大戲劇家,除了在戲劇上頗有碩果之外,還在詩詞和天文地理上有著不少的建樹,可以說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底蘊正是因為湯顯祖這樣的文人才一點點積累起來的。這枚中國古代戲劇家(湯顯祖)150克銀幣的發行,不僅是對湯顯祖的緬懷和追憶,更是對中華戲劇和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供稿:北京中友友誼金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