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詩人兼電影先驅者喬托·卡努杜曾經說過,電影是人類的第七藝術。1895年12月28日,法國攝影師路易·盧米埃爾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館,用活動電影機舉行首次放映,獲得成功,電影藝術從此誕生。1905年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攝制了戲劇紀錄片《定軍山》,中國第一部電影誕生。時光如水,歲月如歌,中國電影經過歲月的洗禮走過了一百年,如今可以說是洗盡鉛塵、綻放光華。今天,中國電影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2005年是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為紀念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中國人民銀行于2005年12月1日,發行了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包括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中國電影百年的歷史與輝煌,被濃縮到了這套精美的紀念幣之上。
其中,1/3盎司金幣的正面圖案為華表、禮花、牡丹花及電影膠片的組合設計,并刊國名、年號。主圖案是一座佇立的華表。華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建筑,是一種用來裝飾宮殿、街道的巨大石柱。相傳,華表是部落時代的一種圖騰標志,也稱桓表,以一種望柱的形式出現,富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和神韻。它的石柱頂上有一個承露盤,呈圓形,上面的蹲獸為傳說中的神獸朝天吼,或稱望天犼。將華表這種古建筑造型的設計,運用于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1/3盎司金幣上,寓意著中國電影就像是佇立的華表,歷經百年風雨,見證時代變遷。蹲在承露盤上的望天犼,代表著吉祥和瑞,它仿佛在給中國電影送上美好的祝福,祝愿它越走越遠,屹立于世界電影之巔。
華表的周圍,一朵朵美麗的禮花在天空中絢麗綻放,像牡丹盛開、像彩蝶翩躚、漫天飛舞,火樹銀花。禮花自古以來往往會在重大節日上燃放,在中國電影百年這個偉大的時刻,禮花自然不會少。設計者將這一元素運用到圖案設計之中,一方面傳達出人們對中國電影誕生百年的慶祝和祝福,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中國的文化習俗。在華表的兩側,分別有兩簇盛開的牡丹將之環抱。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它雍容華貴,是花中之王。在中國人眼中牡丹是和平、幸福的象征,畫面上的牡丹寓意著我們國家和人民的幸福與富足。
在圖案的最下方,設計者用一卷膠片作為華表的底端,代表著所有曾經的輝煌,所有曾經的喜悅,所有曾經的風雨,都在這一卷卷膠片中演繹,它既承載著過去,又將書寫著未來。
1/3盎司金幣的背面圖案為電影場記板及“100”的造型組合設計,并刊“中國電影百年”中文字樣及面額。其中,電影場記板這一電影業的標志性物件給人以獨特的視覺沖擊力。而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電影場記板上的數字100,它靈動的曲線猶如優美的音符,與慶祝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年的主題非常的契合。100這個數字采用了富有創意的藝術設計手法,100中的1像一支筆,仿佛在書寫歷史與輝煌,而兩個0像兩只眼睛,回望過去,眺望未來。圖案簡潔、大方的設計,既較好的詮釋了紀念幣的主題,又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觀賞這枚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1/3盎司金幣,讓我不禁回首起中國電影的歷史來,回憶、遐想、沉思、憧憬,復雜的心緒無法用言語表達。中國百年的電影史也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縮影。放飛夢想,迎接未來,希望中國電影越來越輝煌,希望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強。(供稿:北京中友友誼金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