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愛它”。每當聽到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或吟詠那首“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歌》的時候,就讓人聯想到青草肥美、壯麗富饒的內蒙古。如今的內蒙古自治區,正呈現出一派民族大團結的美好圖景。
而在現代錢幣上出現的內蒙古,則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現了它的壯麗美景。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成立的第一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自治區,周恩來總理曾經把內蒙古自治區譽為“模范自治區”。成立于1947年5月1日的內蒙古自治區,結束了各民族人民被壓迫,被奴役的歷史,開辟了內蒙古歷史的新紀元。內蒙古自治區自建立至今,已歷經了七十年的光輝歲月。
為銘記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人民銀行分別在1987、2007和2017年發行了三套紀念幣,其中第一套紀念幣為普通流通紀念幣,紀念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和七十周年的第二套、第三套紀念幣為貴金屬紀念幣,這三套金屬紀念幣共六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雖然這三套紀念幣都是具有為宣傳和紀念內蒙古自治區建設成就、促進民族團結和區域經濟的改革與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重大紀念意義的事件類題材,但是每一套卻又精彩紛呈,亮點各異。
發行于1987年7月30日的第一套一枚的紀念幣是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40周年為題材發行的普通流通紀念幣,發行公告刊登在1987年7月26日的《人民日報》上,此套紀念幣的突出特點是與現行人民幣職能相同,等值流通,材質是銅鎳合金,重量9.32克,面值壹元,發行量905.4萬枚。設計者是宋津民和曹春生,由沈陽造幣廠制造。
當時,建區四十周年的內蒙古自治區,在改革開放后初步改變了貧窮落后的面貌,并由于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優勢而享有“南糧北牧,東林西鐵、遍地是煤”之美譽,大畜和羊達3275.5萬頭,居全國首位;邊防鞏固,社會穩定,市場繁榮,各族人民生活有了明顯改善。因此,紀念幣正面圖案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的主要建筑——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辦公樓景——典型的民族建筑,外觀帶有蒙古族住宅特色,象征人民翻身解放,當家作主。背面圖案為放牧圖,一望無際的草原,縱馬奔騰的蒙古族男女牧民和雪白的羊群,表現了蒙古族人民熱愛草原,憧憬建設美好未來的愿望和追求。
第二套紀念幣是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為題材發行的貴金屬紀念幣。此套幣的突出特點是首次采用貴金屬材質制作,而且運用了許多精湛的高科技造幣工藝。貴金屬紀念幣是人民幣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但是不能進行流通,其面值不計入市場現金流通總量。該套紀念幣發行于2007年4月25日,金幣、銀幣各一枚。金幣重1/4盎司,成色99.9%,面值100元。銀幣重1盎司,成色99.9%,面值10元,發行量分別為10000枚和20000枚。設計者是齊云蘭、余藝伇和谷克沙,由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鑄造。
當時的內蒙古自治區早已今非昔比,這套貴金屬紀念幣在方寸之間,把內蒙古60周年的政治成就活靈活現地表現了出來,令人愛不釋手。該套紀念幣的設計者雖然沒有在內蒙古實地采風,但是巧妙地運用了藝術組合的手法,將一幅生動美好的草原風情圖給予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展現。金幣圖中選取的素材,為蒙古族傳統祥云和羊頭吉祥裝飾圖案、蒙古包、勒勒車、蒙古族少女手捧哈達和馬奶酒迎賓圖,采用浮雕工藝加以表現,使其更富于藝術感染力。鏡面底面結合多層次噴砂、反噴砂等工藝,將幣面的三層環形區域展現出強烈的層次感,通過對近景、中景、遠景等幾個典型民族傳統文化場景的描繪,尤其是對草原風力發電、衛星接收器等現代化設施的刻畫,真實地反映出當時內蒙古自治區的大好形勢和人民生活安居樂業,積極向上的現代化發展和巨大變化。
該套紀念幣的特點之二是,為隆重紀念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節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行了首發儀式。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行長助理馬德倫,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任亞平出席了首發儀式,共同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金銀紀念幣揭幕。在儀式上,馬德倫行長助理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向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贈送了編號為“60”的金銀紀念幣1套。由于精巧的設計和精湛的工藝,這套貴金屬紀念幣受到包括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歡迎和喜愛。本人因為工作關系,有幸見證了從立項到審批、設計、生產、首發式的全過程,我為自己是一名內蒙古人而感到自豪,也為自己作為一名中國人民銀行工作人員而能親自參與發行而感到榮幸。
第三套紀念幣是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為題材發行的貴金屬紀念幣。此套幣的突出特點是計量單位由盎司改成克來標注。該套紀念幣于2017年4月28日發行,含金幣、銀幣各1枚。金質紀念幣重8克,成色99.9%,面值100元。銀質紀念幣分別為150克和30克兩種規格,成色均為99.9%,面值分別為50元和10元,三枚紀念幣的發行量分別為10000枚、5000枚和20000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由沈陽造幣有限公司鑄造。
現如今的內蒙古自治區與祖國共同成長,各民族人民一起奮斗,創造出了令人振奮和自豪的發展業績,這是黨中央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的結果,也是自治區各族人民與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偉大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紀念意義和歷史價值。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這套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金銀幣,在幣面設計上選擇了許多內蒙古的特有元素,具有跨時代的文化意義,有象征內蒙古經濟騰飛的一帶一路;有表露現代化發展的太陽能板、風力發電;有表現內蒙古人民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精神的蒙古馬造型;有表現社會和諧各民族團結的圍著火撐子(蒙古語)跳著歡快的安代舞的舞者;有寓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興旺發達的跳動的火光等等,還有巧妙運用世界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的演奏樂器——馬頭琴和哈達組成意象化的“70”周年字樣,展現在牛鼻子紋路上(蒙古族特色紋飾)。設計師匯千言萬語于方寸之間,為我們逐一展示出內蒙古這片沃土上的“最炫民族風”。
紀念“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的周年紀念幣”,不僅為我們真實展現出內蒙古人民在不同時期的政治文化生活狀態,而且也反映出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蓬勃向上的發展歷程,這三套紀念幣具有很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也是值得大家倍加珍藏和永遠傳承的歷史見證。(供稿:內蒙古金幣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內蒙古錢幣學會秘書長 侯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