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無大貴,但得耄耋足矣。”這是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所寫的一句話。長久以來,無論是中國古代亦或是現(xiàn)在,長壽皆是人們所羨慕和向往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坐擁七國江山,卻依舊為追求長生不老派遣徐福出海,招募術士煉丹。而長生不老終究是一場夢,長壽才是實實在在的福氣。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長壽文化也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傳承中國的吉祥文化,中國人民銀行自2018年3月22日起發(fā)行了2018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8枚,包括金幣4枚,銀幣4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該套金銀紀念幣中,就有一套以健康長壽為主題的“壽居耄耋”紀念幣,其中30克銀幣的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壽石、吉祥花卉、貓及蝴蝶等的組合設計,并刊“壽居耄耋”字樣及面額。
壽居耄耋,意思是希望對方長壽。紀念幣中,設計者設計了與這四個字相對應的四個意象來詮釋這個成語,賦予了每一個字實體的意義。“壽”為壽石,“居”為圖案上的牡丹、蘭草等吉祥花卉,“耄”用貓來表示,“耋”則是畫面中的蝴蝶。
銀幣背面圖案上的壽石占據(jù)了幣面左邊大部分的面積,壽石是被賦予了賀壽意味的一種特殊石頭,其外形往往與“壽”字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壽石見于畫中,則帶有明顯的吉祥寓意,中國人常常將壽石和其它的吉祥物繪在一起,作為祝壽的禮物贈與長輩。國人講究“剛柔并濟”,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從兩方面兼顧。如果說圖案上的壽石略顯剛硬的話,那么牡丹、蘭草這些吉祥花卉則是調和剛柔的最好之物。
作為百花之王的牡丹,繁于大唐,為盛世之花,象征著高貴典雅、富貴吉祥,被民間尊為國花。劉禹錫曾在詩中寫到“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牡丹在綻放時會令百花黯然失色,它美麗耀眼,無論在何處都能第一時間吸引人的注意。這一點同樣體現(xiàn)在紀念幣的圖案之中,幣面的中央盛開的正是牡丹。它綻放于壽石之上,隨之帶來的是芳香襲人的吉祥祝福,盛世之中的繁華之境。
長壽之人,大多都經歷了許多,也許人生對于他們而言,常常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但他們面對人生的態(tài)度一定是如屹立于山間遭受風吹日曬的頑石一般堅毅,才能收獲和迎來如牡丹一般的富貴吉祥。
在壽石旁邊,牡丹的下面,一只機敏的貓前足筆直,后足微微彎曲,嚴陣以待,蓄勢待發(fā)的守在那里。它目光如炬,觀察著周圍的環(huán)境。因為貓的這一特點,它的行動敏捷,不受禁錮,因此貓也象征著自由。此外,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貓有九條命,所以貓還象征著長命。
如果說貓的機敏,多多少少會帶有一些理性思維,那么圖案中成雙成對的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它們美麗優(yōu)雅的身姿劃過優(yōu)美的弧線,則展現(xiàn)了人性中感性的一面。這又讓我想起了在梁祝的故事中,那成雙的蝴蝶,向人們展現(xiàn)的自由和美麗,以及它們所具有的頑強生命力,也正是紀念幣中所要體現(xiàn)的主題之一。
這枚2018吉祥文化“壽居耄耋”30克銀幣,無論是從圖案的選取抑或是寓意的表達上,都采用了最簡單的方式,卻貫穿了剛柔并濟、理性與感性共存的設計理念。生命是頑強的,如破繭成蝶,靈魂是自由的,要學會取舍,知足常樂,希望每一個長者都能長壽,生活都能幸福,君無大貴,得耄耋足矣。(供稿:浙江贊佳黃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