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是中國古代民眾創作與文人創作相結合的典范之作。主人公孫悟空的形象,集中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和文人士子不畏強權、崇尚自由、追求個性解放的至高理想。據史料記載,唐僧師徒4人西天取經的故事,早在元代就已成形。吳承恩正是在前人創作的基礎上,進行了濃墨重彩的刻畫并升華了孫悟空這個頑皮任性的猴王形象,塑造出一個天不怕、地不怕,極富戰斗精神的平民英雄。毛澤東就曾以有點“猴氣”自詡,并且作詞明志:“敢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
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中,除“猴王出世”金幣外,其余一金三銀4枚紀念幣,正是從原著前七回中精選了幾個經典片段,于方寸之間,集中展現了“齊天大圣”孫悟空蔑視強權、狂傲無羈、神鬼不懼、戰天斗地的風范英姿。
石猴因闖入水簾洞,被花果山諸猴拜為“美猴王”。此后,猴王赴靈臺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師為師,用了200年時間學會了七十二變和筋斗云;為尋一件稱手的兵器,他入龍宮,鬧東海,將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收歸己用;因陽壽已盡而大鬧陰曹地府,銷毀猴族生死簿;玉皇大帝采納太白金星建議,召封猴王為天宮弼馬溫。當猴王得知弼馬溫只是個小小的馬夫后,一怒之下,打出南天門,重回花果山,結拜七兄弟,自封“齊天大圣”,喊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號,公然與天庭作對。
玉皇大帝命李天王派兵鎮壓,被孫悟空打得落花流水,只好允封悟空為“齊天大圣”。不料悟空根本不買賬,反而偷吃仙桃,盜飲仙酒,把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攪了個亂七八糟。怒不可遏的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十萬天兵天將,下凡去捉拿妖猴。好個美猴王,抖擻精神力戰諸天將,大敗九曜惡星、四大天王,并施展分身術戰勝了十萬天兵。即此,美猴王一戰成名,孫大圣威震天下。
該套紀念幣中領銜的是“大鬧天宮”5盎司長方形彩色金幣。幣面上,孫悟空面對強敵,毫無懼色。從身上拔下一撮毫毛,吹化成十萬猴兵猴將,把李天王的十萬天兵天將殺得丟盔卸甲,七零八落。畫面上,三個猴王騰云駕霧,抵足并肩,英勇作戰,天兵天將星云四散,落荒而逃,四大天王將手中的長劍、琵琶、雨傘、靈蛇拋向悟空,全都被美猴王輕松地一一化解。
該套幣中的“蟠桃盛會”5盎司長方形彩色銀幣,頗有喜劇感。畫面上的孫大圣,半倚半躺在幾案上,他右手執酒壺,左手拿蟠桃,大腿壓二腿,正在大快朵頤。腳下是倒撒的酒杯和成筐的桃子,地上散落著被啃得亂七八糟的蟠桃,背后有一只碩大的酒缸,身上繚繞著一抹飄浮的祥云。孫悟空紅衣黑靴黃巾包頭,配上淡綠色彩云深綠色的酒缸,整個畫面看起來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熱烈與淡雅的顏色此消彼長,和諧共存。
“龍宮借寶”和“戰二郎神”兩枚1盎司彩色銀幣分別為“龍宮借寶”和“戰二郎神”!褒垖m借寶”說的是孫悟空到東海龍宮巧取如意金箍棒的故事。畫面上的悟空輕盈靈動,東海龍王敖廣一臉無奈,定海神針水草環繞,一柱擎天,活靈活現地展現了孫悟空龍宮借寶的場景;“戰二郎神”銀幣上,孫大圣飛身而起,一棒砸下,似有千鈞之力,楊二郎雙足鼎立,高擎三尖兩刃刀,全力迎接大圣的攻擊,哮天犬緊隨其后,伺機撲咬。畫面于激烈爭斗之相對靜止的瞬間,呈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動感之美。(供稿:河北省金石錢幣公司 作者:梁陸濤)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