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錢幣上的自由女性形象

        中國金幣網 17-08-19 14:44:03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一定會對這首詩感悟至深,但何謂自由?恐怕這個字眼在古代社會無異于亂綱違禁。限制人性自由的封建禮教,毒害了千千萬萬的女性,使之無力反抗,以至落寂凋零。可貴的是,女性追求生活理想,捍衛人生自由的夙愿得以通過一些古代民間神話和文學作品中表現出來,并且留下了女性意識覺醒的典型形象,這是值得我們欣賞和研究的。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世上并不存在真正的圓滿,但又要如何去理解呢?大家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傳說射下九日的英雄后羿有一位美麗的妻子,名為嫦娥,但由于種種原因(或者說種種故事版本),她吞食仙藥,飛往月寒宮,留下后羿孤身一人。毫無疑問,這種“拋夫棄家”的行為受到了許多人的口誅筆伐,但在現代社會,嫦娥的行為可以得到理解,甚至是贊美,這表明社會在進步,女性的地位得到極大的提升。
         
          1997年發行的黃河文化金銀紀念幣(第2組)“嫦娥奔月”5盎司銀幣使我們能夠一睹女仙飛升的豐姿。

          這枚銀幣的主題圖案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幅情景:圓月在上,朵朵云彩點綴夜空,嫦娥飛升在天,綢緞絲帶隨風揚起,真有“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之態。她驀然回首,臉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向人間揮手作別。流暢的線條,精湛的雕刻,遠景簡化的映襯,使畫面頗具古風。
         
          嫦娥奔月,實質上反映出婦女對抗男權,保持獨立人格的進步思想,而今社會上仍殘留 “夫唱婦隨”的保守思想,可見女性獨善其身有多困難。
         
          自由的女性在封建禮教等級森嚴的環境中,能夠克服困難,成全自我。一曲《牡丹亭》,催人淚滿襟,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故事,流傳數百年:杜麗娘深居閨中,夢中邂逅書生柳夢梅,一見傾心,但始終不見真人,后因相思過度,郁郁而死。誰知死后的杜麗娘魂游后園,竟又與柳夢梅再度邂逅,并且在對方的幫助下還魂復生。二人結為夫妻,又克服家庭阻撓,終成眷屬。2016年發行的“中國古代戲劇家(湯顯祖)”30克銀幣重現了杜麗娘與柳夢梅約會的情景。

          圖案中,亭立幽徑處,蝶舞牡丹叢,杜麗娘一把折扇半掩面,柳夢梅拿捏柳條添生趣。二人如梁祝在世,眉目傳情,又身著戲服,表現出戲劇的藝術特征。“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杜麗娘是柔弱的,但也是堅強的,這種堅強表現在她對愛情的執著和堅守,這是古代女性反抗包辦向婚姻,向往戀愛自由的最佳寫照。
         
          “就算是人間有風情萬種,我依然情有獨鐘。”情之所往,可以是理想,也可以是值得托付之人。正是自由的女性,頂起了半邊天。(供稿:吉林省集幣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天羽)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