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凈丑齊登臺 唱念作打演春秋——2000年度最受群眾喜愛的貴金屬紀念幣賞析

        中國金幣網 17-02-27 14:37:46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中國戲劇藝術,1999年至2002年,中國人民銀行連續發行了4組計4金20銀共24枚“中國京劇藝術”彩色金銀紀念幣。其中2000年發行的第2組中的4枚彩色圓形銀質紀念幣,因其設計精美、制作精良,一舉摘取了“最受群眾喜愛的2000年中國貴金屬紀念幣”桂冠。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列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起,原輾轉于南方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吸收了昆曲、秦腔及一些北方民間戲曲的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匯南北之味,融東西之韻,集百家之長,最終形成了京劇。京劇藝術是積淀了中華民族審美習慣和文化傳統的藝術瑰寶,已浸入了炎黃子孫的血脈。中國人含蓄、穩健、精致、典雅的精神品格,在京劇藝術里得到了最豐富、最集中、最生動的體現。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以金銀紀念幣為載體弘揚中國的京劇藝術,是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發行機構應盡的責任,也是廣大京劇及錢幣收藏愛好者的共同心愿。為準確把握京劇藝術的發展歷史,彰現京劇的舞臺藝術特色,該系列金銀紀念幣的設計者匠心獨運,將京劇藝術發展、傳承中的重要場景——北京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作為全套中國京劇藝術彩色金銀紀念幣的共同正面。在金幣和銀幣的幣面上,莊重、典雅的大戲樓,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和發行年號,顯得是那么的巍峨、莊嚴,讓人肅然起敬;精雕細刻的樓臺亭閣,翹角飛檐,似有陣陣絲竹之音緩緩流布,讓人仿佛沐浴在京劇藝術華貴、優美的聲腔雅韻中,情癡神往,意醉心迷,久久不愿離去。
         
          獲得2000年度“最受群眾喜愛的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稱號的中國京劇藝術金銀紀念幣(第2組)中的4枚彩色銀幣,主圖案分別是傳統京劇的經典劇目:《連環計》、《霸王別姬》、《四郎探母》、《秋江》。

          《連環計》由元人雜劇演化而來,取材于三國故事。描寫竊權攘政的董卓倚仗義子呂布之勇,專橫跋扈,欺壓諸侯,殘殺朝官。司徒王允與歌姬貂蟬巧設連環美人計,離間董、呂關系,最終借呂布之手誅殺了奸臣董卓。
         
          梅派經典劇目《霸王別姬》,曾名《九里山》、《楚漢爭》、《十面埋伏》等。后由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修改演出,并更名為《霸王別姬》。該劇表現的是楚漢相爭期間,西楚霸王項羽兵困垓下,在四面楚歌中與愛妃虞姬帳中飲酒作生離死別的悲劇故事。項羽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四郎探母》又名《北天門》,描寫宋、遼戰爭時期,忠烈楊家將四郎(延輝)被遼俘獲,隱姓埋名與遼國鐵鏡公主成婚。15年后,兩國戰火又起。楊母佘太君率軍進逼雁門關。四郎得鐵鏡公主誆來的令箭,在兩軍對陣、劍拔弩張的情勢下,冒著殺身之禍夤夜出關探望母親,淋漓盡致地抒發了母子、夫妻、兄弟之間的人倫親情。
         
          《秋江》為京劇傳統劇目《玉簪記》一折。講述書生潘必正與道姑陳妙常私訂終身,老道姑發覺后即逼潘赴臨安趕考。妙常追趕情人到秋江畔,由老艄翁駕小舟渡江。戲中通過人物的無道具表演,展現了小尼姑與老艄公之間亦正亦邪、半嗔半怒的生動景象,是京劇功夫戲的經典之作。
         
          這4枚彩色銀幣,緊密結合京劇的藝術特色和金銀幣銘刻經典瞬間的特點,避開各個劇目中繁復冗雜的劇情,抓住最能體現劇目主題與靈魂的人物及場景,進行了認真的構思與再創作,藝術化地將京劇藝術博大精深的意韻,完美地呈現在金銀幣的方寸之上。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按京劇舞臺布局對劇中人物進行了合理的安排,位于幣面右部的呂布、項羽、楊四郎、陳妙常是劇中主角,而幣面左部的貂嬋、虞姬、鐵鏡公主、老艄公為劇中配角,這樣的統一處理讓對京劇不甚了解的人可以一眼就分辨出該劇的人物關系,可謂是相當巧妙。(供稿:河北金石錢幣公司  作者:梁陸濤)

          來源:中國金幣網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