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自古就有過春節的習俗,與之相隨的就是一系列的慶;顒,如古老莊重的祭祀典禮、除夕之夜的爆竹聲聲,以及各式各樣的風俗禮儀等。久而久之,這些都在時間的澆灌中逐漸形成了源遠流長的賀歲文化。
“歲”是一年的結束,也是新一年的開始,它代表著希望。人們對周而復始的“歲”的祝福不僅是對過去一年的淡然總結,更是對未來一年虔誠真摯的祈福。從這一層面上來講,賀歲文化不僅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更是民族精神獨一無二的思想載體。
為了以特殊的形式慶祝2015年的到來,更是為了對其寄寓迎春納福、辭舊迎新的美好祝愿,中國人民銀行于2014年12月26日發行了2015年賀歲銀質紀念幣一枚,該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該枚1/4盎司銀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其背面圖案為“!弊衷煨,配以蝙蝠、迎春花等裝飾圖案,以及宅門、燕子等造型組合設計,并刊面額。小小的圓形幣面中,一扇銀裝素抹的古老門扉輕啟,門內春光滿盈、福氣迎賓,一股春的氣息撲面而來。古色古香的門面上清晰的木質紋路條條縷縷,渲染著歲月的痕跡;鐵質的門環靜靜懸置,似乎正在等待著新的叩響。這也寓意著新的一年的開始,渲染著新的希望。觀此門,一扇濃郁的民間氣息迎面而來,召喚著新春的開啟,記錄著古老的民俗。門外,飛燕正追尋著春天的味道找來!皫滋幵琥L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燕子是報春的使者,是春季的象征。它們在寒冷的冬季離開熟悉的地方,又在溫暖的季節回到家鄉,這是家的召喚,也是新春的期望。
門內,燦爛的迎春花正迎風盛開,端莊秀麗的小花卻有著不畏春寒的獨特品質,這正是“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在眾多萬紫千紅的花卉中,唯有這小花開得最為及時,最為盡早,也因此成為百花之首。幣面中,每一朵迎春花的花瓣都肆意舒展,朝氣蓬勃,似乎都在盡全力迎接著2015年絕美無比、繁榮昌盛的未來。這是春的來臨,也是春的祝福。飛燕在迎春花中穿梭,迎春花又在飛燕的圍繞下愈加芬芳。鶯鶯燕燕春春,兩者一動一靜,相互結合,相互映襯,更好地突出了中間的“福”字,延伸了賀歲迎春的內涵。
幣面中間大大的“福”字是所有祝福的濃縮提煉,深刻地體現了賀歲文化的中心主題。大“!敝,還有許多小“福”的花紋,這正是中國人自古追求的“多子多福”的體現,也是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始善終等福氣的多方面呈現;y之外,幾只蝙蝠點綴其間,由于“蝠”字諧音為“!,這樣的設計也為整個紀念幣增添了福氣滿堂的真摯愿景。這些小小的點綴都是“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因此成為了這枚賀歲銀幣中不可或缺的設計元素。
賀歲文化不僅寄予了人們納福迎春的美好愿望,更在悠長的歷史長河中沉淀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精神維度。也因此,傳承賀歲文化勢在必行,而延續和擴展其內涵也是新時代對我們的要求。相信該枚賀歲紀念銀幣的發行,也會對傳統賀歲文化的發揚和傳播起到積極的作用。 (供稿:浙江贊佳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