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從古至今都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有美麗的樓蘭姑娘的傳說,有豐富奇妙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晶瑩的雪蓮花,有香甜的哈密瓜,還有美妙的新疆舞蹈和美味的羊肉串。早在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新疆這片土地就進入泱泱中華的視野。此后,英明神武的帝王在此開疆擴土,威武勇猛的將軍在此建功立業,直至新疆歸屬漢朝。如今,新疆人民在黨的領導和關懷下,一定會把新疆建設得更加美麗、繁榮、富強。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作為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成立于1955年。至2015年,新疆已走過了60年的風雨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功績。為了銘記自治區成立6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新疆嶄新的風貌,中國人民銀行于2015年8月12日發行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包括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該套金銀幣的正面圖案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其中,1盎司銀幣的背面圖案為維吾爾族少女舞蹈形象,與豐收的果實、斜拉大橋、高速鐵路、天山及風力發電等造型的組合設計,并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 漢、維文字樣及面額。
這枚1盎司銀幣的背面圖案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在載歌載舞這位新疆少女了。她身著傳統的民族服飾,微微含笑的嘴唇,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她伸展著柔軟的雙臂,用曼妙的舞蹈表達著對遠道而來的賓客們的歡迎。
這位少女的身后是各種果實和糧食作物,有哈密瓜、葡萄、蘋果以及豐碩的麥穗。勤勞智慧的新疆人民,通過使用現代化的農業機械,加上自己的辛勤勞作,獲得了大自然的豐厚回報。設計師把象征豐收的果實和糧食等元素展現于幣面之上,寓意自治區成立60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
俗話說,想致富,先修路。在銀幣背面圖案上,一座長長的斜拉大橋高高地架在半空中,它就是著名的果子溝大橋。果子溝大橋全長700米,橋面距谷底凈高達200米,大橋主橋全部采用鋼桁梁結構,它是自治區的第一座斜拉橋,也是國內第一座公路雙塔雙索面鋼桁梁斜拉橋。這座大橋的建成,解決了伊犁河谷的出行難問題,對邊疆地區的穩定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幣面上的果子溝大橋,劃出一道優美的曲線,正蜿蜒地通向遠方,它是一條真正的致富之路,也是促進新疆維吾爾族和其他民族交流的友誼之橋。隨著自治區的繁榮發展,新疆也修建了高速鐵路。畫面遠景中,一輛高鐵列車正從遠方駛來,它滿載著乘客,寄托著未來自治區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動力和希望。
再往遠處看去,是綿延的天山山脈。圣潔晶瑩的天山,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守邊將士,它用自己的身軀捍衛、哺育著世代生活在這里的各民族人民。山腳下,一架架風力發電裝置正在高速地運轉著,它們既是新疆人民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資源的智慧體現,又是自治區倡導綠色發展理念的最好例證。
這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1盎司銀幣,濃縮了新疆獨特的自然景觀、風土人情和標志性的工程,展示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0年的發展成就。該枚銀幣的發行既是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成果的肯定和褒獎,同時也表達了對自治區美好未來的祝福和期待。(供稿:浙江贊佳黃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