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很快就會想到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以君子之行作為道德準則,宣揚仁義禮智信。以他為始的儒家文化經歷了千年歷史的積淀,在今天仍然散發著永恒的光芒,儒家思想對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都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而孔子也以他的智慧和才華流芳千古,享譽四海。可以說他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位列“世界十大名人”之首,可謂實至名歸。
曲阜作為孔子的故鄉,有著著名的“三孔”名勝:即孔廟、孔林、孔府。“三孔”建筑群規模宏大,是著名的世界遺產,同時也是紀念圣人孔子的祠堂。為了銘記中國的世界遺產,宣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國人民銀行于2017年5月18日發行了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5枚,包括金幣2枚,銀幣3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其中的8克金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孔子燕居像,并刊“孔子”字樣及面額。歷史上,孔子的畫像版本眾多,幣面上孔子的形象取自流傳最廣的明代所作畫像,“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雖為在家閑居,孔子仍衣冠整潔,穿戴整齊,儀態溫和,毫不松懈。采用這個版本的畫像,展現了孔子謙卑有禮的風范,禮記中有君子慎獨的說法,從這點看,孔子的翩翩君子風度盡顯。對比孔子原畫像,紀念幣上雕刻的孔子完美地再現了畫像的細節,同時又更具有立體感,大大增強了其表現力,使得孔子的形象惟妙惟肖。
幣面上,孔子身著的服裝十分樸素,戴著頭巾,近似平民裝扮,既展現出他的簡樸,為他的圣人形象添上了一抹親切的色彩,又宣揚了儒家文化中關于“儉”的主張。他衣冠、發帶的褶皺自然柔和,一點不顯繁冗,須發長髯清晰整齊,盡顯仁愛之態。他的顴骨突出,闊鼻寬嘴的國字臉使他看上去十分慈祥,似要將儒家思想的“仁”向我們娓娓道來。而他額頭眼角的皺紋,仿佛在訴說他多年來周游列國的滄桑,一雙深邃的眼睛閃爍著睿智的光芒,仿佛穿越千年的時空,向世人傳達他博大精深的思想。據說孔子有著奇人異象,而設計師也刻意表現了他“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的相貌特點。
幣面上的孔子正微微欠身,雙手合于胸前,眼神微微向下,盡顯謙謙君子、彬彬有禮的風范,表現了儒家文化的“溫”、“良”、“恭”、“讓”、“禮”。他的整體形象端莊,神態既有看穿世間萬象的淡然,又有著對天下蒼生的悲憫,還帶有一絲以救世為己任的不卑不亢,氣質儒雅中又透著堅毅之氣。幣面上的孔子就像《論語》中記述的那樣“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看上去,雕刻紋理產生了明暗對比,對于須發、衣褶、皺紋、人物面部曲線,都作了精細的雕刻,使老年的孔子更加立體真實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孔子其人,令人“高山仰止”,而這枚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8克金幣通過展現孔子燕居圖,深刻地表現了他的君子風度,傳達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時至今日,儒家文化依舊發揮著它巨大的影響力,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紛紛建立,“三孔”也被列為世界遺產,來此祭孔之人絡繹不絕。作為中國人,我們不僅要繼承和發揚祖國的優秀文化,還要讓中國的世界遺產更好地走向世界,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喜愛它!(供稿:北京中友友誼金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