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3日,為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舉行了大規模的閱兵儀式,并首次邀請外國軍隊參加閱兵,盛大的閱兵式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這次大閱兵,不僅是為了向全世界展示國威、軍威以及宣示中國維持戰后世界和平的決心,更重要的是緬懷用生命捍衛民族尊嚴的抗戰先烈,表達13億中國人民對革命先烈的敬愛之情。在閱兵大典中,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說:“那場戰爭的戰火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軍隊和民眾傷亡超過1億人,其中中國傷亡人數超過3500萬,蘇聯死亡人數超過2700萬。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是我們對當年為維護人類自由、正義、和平而犧牲的英靈、對慘遭屠殺的無辜亡靈的最好紀念。”
英者已逝,回顧那段血與火的歷史,讓我們更加懂得和平的寶貴。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中國人民銀行特別發行了一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幣”,借權威而恒久的方寸幣面永遠銘記這一段沉痛與榮光并存的歷史,并致敬歷史,祭奠英魂。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1盎司銀幣背面圖案
1盎司銀幣雖不及5盎司銀幣亮眼,但份量卻不輕,一個個抗戰英雄人物躍然幣上,歷史的厚重和民族的榮耀已深深地烙印在幣面之上。畫面中,英雄的抗戰軍民昂首挺胸,傲然直立,像磐石,像鋼柱,像泰山北斗,展顯著中國脊梁的風骨,這正是抗日先烈英魂凝成的“人民豐碑”,雋永著每一位先烈的鋼鐵意志和奉獻精神。“千萬頭顱共一心,豈肯茍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斷頭不做降將軍!”畫面中一張張堅毅的臉孔,一個個堅定的眼神,令國人觀之悲慟、激昂,不禁勾起人們對抗戰的回憶。那一場慘烈的戰爭,中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英烈的鮮血染紅了長江黃河。帶著拼死抗日救亡的執念,無數英雄烈士前赴后繼,勇敢地面對敵人的刀鋒槍口,英勇就義——狼牙山五壯士,為掩護八路軍主力轉移英勇跳下懸崖;張自忠,以一敵眾身受八處重傷而亡;楊靖宇,靠樹皮草根充饑戰斗至死……數不盡的英雄事跡,道不完的熱血兒女,為捍衛國家尊嚴,他們用生命支撐起勝利,“盡最后一分力,流最后一滴血”,堅持“我生國亡,我死國存!”“有我無敵,有敵無我!”的信念,不屈不撓地與日本侵略者周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素銀重噴的群雕人物,烙刻著歷史滄桑苦難的印記,觀之令人潸然淚下,繼而禁不住向先烈們肅立致敬。
本幣以群雕為主景,輔以長城與浪花為襯,一剛一柔,一靜一動,不僅體現了協調和諧的審美藝術,而且更優美含蓄地謳歌著先烈的偉大精神。群雕塑造了多個階層的人物形象,有八路軍戰士,有工人,有農民,他們來自不同地方,卻為了同一個夢想筑起了鋼鐵長城,保衛著祖國疆土不失半寸。滔滔的江水把各族人民的“中國心”匯聚一起,凝成一道堅不可摧的洪流,“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畫面強烈地宣泄著中國人民對日本軍國主義的痛恨,那洶涌翻滾的浪花正是民族之憤,黃河之怒。
抗日戰爭的歷史已漸漸遠去,而抗日英雄的光輝并沒有褪色。70年后的今天,萬里長城始終蜿蜒在華夏大地上,長江之水仍舊滋潤著中華沃土,這是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和平盛世。仰望著方寸幣面中的英烈們,回顧那一段崢嶸歲月,怎能不讓中華兒女不自強不息、發奮圖強呢?(供稿:江西贛銀科貿有限公司 張云艷)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