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岡石窟,始建于公元460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石窟氣魄宏大,外觀莊嚴,雕塑的各種宗教人物形象神態各異,主題突出,在石窟寶庫中以建筑規模之大、塑像形體之高、保存之完整,而聞名天下。云岡石窟金銀紀念幣通過一幅幅典型的感性形象、運用獨到的凝練造型、獨特的浮雕語言不僅再現了的北魏立國后最先創造和最大規模的人類藝術瑰寶,而且也將這一人類遺產的文化價值用國家名片的形式在世界范圍內予以弘揚。
其中云岡石窟1/2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取自云岡石窟北魏第5窟前室北壁上層東側龕內坐佛頭部造型!皠倧娭艘妱t調伏,恐怖者見即安穩”,故佛有威懾之色,面容中慈祥與威嚴兼而有之。主景坐佛頭部造型即貫穿了這一思想,佛像肉髻高聳,面潤肩腴,長耳垂肩,眉高而長,形如初月,細目低垂但有神,目光凝視前下方,鼻梁高挺寬厚與廣額通連,口角微含笑意,表情和順,顯示出內心的寧靜、胸懷博大而充滿自信,給人以慈祥、親切、莊嚴、穩重、睿智之感。幣面佛像造型生動,優雅從容,從中既可以感受到我國古代人民創造性勞動的智慧結晶,也可以印證出將中華古代石雕技藝與印度犍陀羅藝術及波斯藝術融匯相通的歷史印跡。
與背面圖案相呼應,1/2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正面圖案為云岡石窟外景造型,采用右側視覺設計,畫面貫穿幣面,迤邐延綿,浮雕與噴砂等先進造幣工藝的綜合運用,將云岡石窟經過千余年歷史歲月風蝕造成的斑駁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在鏡面工藝的襯托下,又將云岡石窟雄偉壯觀的一面完美再現幣面,右上側內緣內“中國石窟藝術•云岡”中文漢字的交待,則使紀念幣的主題得到了充分的渲染。